根據英國知名咨詢機構北極星消息,馬士基航運之前訂造的第二代3-E級集裝箱船即將于明年的4月-2018年5月之間陸續交付,光這一個訂單就達到了一個萬海的現有運力。援引Alphaliner消息,新一代的3E級集裝箱船極有可能成為第一艘裝載量超過20000teu大關的集裝箱船。
從最新拍攝的一艘名為Madrid Maersk的照片來看,咨詢專家們表示,這一批新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實際裝載量將遠大于馬士基官方所宣稱的19,630TEU。
Alphaliner透露,“從船廠拍得的照片清楚的顯示,馬士基已經對原油船舶設計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動,以便能夠裝載更多的集裝箱。”
Alphaliner表示,第二代3E集裝箱與第一代有相同的尺寸,399米長,58.6米寬。最主要的變化是將駕駛臺往前移動了2個BAY,另外機艙以及煙囪往后移動了1個BAY。因此由于駕駛臺瞭望條件得以改善,進而甲板上以及甲板下的集裝箱接納能力都有所增加。
另外一個與第一代3E集裝箱(18,340 teu)最大的不同是,新船型吃水增加了大約50厘米,達到16.5米,相應的載重噸增加到了206000DWT。船舶主機也將變得更輕,由原來的8缸改為了7缸,使得該船的載重噸位也會有相應改善。
據悉,新船將部署于2M聯盟的亞歐航線網絡,與大洋聯盟與THE Alliance展開“白刃血拼”。
成本控制仍然為馬士基的主要戰略之一,根據馬士基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單箱成本再次減低了13.8%,當然了燃油成本的大幅下降(20%)也對成本的控制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馬士基CEO施索仁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我們目前正在保持有機的增長,如沒有更大的整合出現,我們的有機增長能夠繼續領先。”并且之前馬士基也有對其現有的E級船舶改造的經驗及經歷。
此外,2017上半年,THE Alliance的MOL和Ocean Alliance的OOCL也會有一批突破20000TEU的新船下水交付,如果油價上漲,對于遠洋運輸來說大船優勢會突顯。
來源:中國船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