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內地與港澳郵輪旅游合作發展大會”在深圳蛇口希爾頓南海酒店召開,大會旨在搭建內地及港澳地區郵輪旅游合作發展交流平臺,促進郵輪旅游發展,與會嘉賓就全球郵輪業發展趨勢、中國郵輪旅游的機遇及挑戰、中外郵輪產業合作等主題進行探討。國家旅游局港澳臺旅游事務司司長劉克智,廣東省旅游局副局長梅其潔,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佳晨,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局長張合運、副局長楊永群,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等出席了大會。
中國郵輪旅游年增長達30%以上
過去20年間,全球郵輪旅客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復合增長率7%左右。近年來,中國郵輪旅游規模迅速增長,年增長速度平均達到30%以上,成為全球郵輪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中國旅游集團副總經理傅卓洋在大會上稱,郵輪旅游海陸互動,集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于一體,產業鏈條長,增值空間大,業態復合程度高,體驗休閑價值強,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局長張合運則表示:“積極參與國際郵輪市場競爭戰略布局,發展本土郵輪產業要素,對我國郵輪產業發展方向將有著深遠的影響。”
作為亞洲郵輪市場的主力軍,中國游客對郵輪這種旅游新形式的關注度空前高漲。悉尼港務首任主席Ted Blamey表示,每一年中國都有非常多的新增游客加入郵輪旅游行列,中國客源更傾向于短途郵輪旅行,也比較喜歡從中國的母港出發。
深圳發展郵輪旅游條件得天獨厚
據資料顯示,僅2015年全國接待郵輪的十大港口中,共接待艘次達到了629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接待游客24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3.9%。目前郵輪旅游正處于一個市場的培育期和爆發期,預計在2020年,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規模的郵輪市場。
深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口岸城市之一,2015年通關人數達到了2.39億人次,另有資料顯示,深圳出入境郵輪旅游預計可達150萬人次,郵輪產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11月12日太子灣郵輪母港的開港,標志著深圳邁入了新的郵輪時代,如何更好的發展郵輪旅游,尤其是郵輪母港的優勢,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局長張合運說,作為海陸空一體化的口岸城市,深圳是中國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旅游集散地之一,交通便利,對周邊城市輻射能力強。此外,深圳市人均GDP已突破2.5萬美元,具有發展郵輪產業的雄厚基礎。此外,其在氣候條件以及自貿區的政策方面同樣優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國家旅游局批復同意在深圳蛇口工業區太子灣設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試驗區”,太子灣郵輪母港成為推動深圳旅游發展的重要引擎。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說,以深圳蛇口太子灣郵輪母港的開港為標志,深圳正在抓住國際郵輪產業發展機遇,搶占郵輪產業發展先機,打造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中心。
招商蛇口將努力實現
郵輪母港功能復合化
郵輪旅游的發展離不開廣闊的客源腹地與高品質的旅游目的地,港口是顯性的戰略性資源,是聯系客源腹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紐帶。在這一方面,招商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悉,目前招商局集團已初步形成了由北至南、覆蓋東部海岸線的郵輪港口網絡,為開展郵輪運營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和經驗,招商局集團也擁有發展郵輪旅游所需的基礎資源,包括郵輪碼頭建設、客運設施配套、食品與物資供應、船舶維修、信息系統組建、郵輪游客保險、船務機務、港口服務、郵輪建造融資等。
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表示,作為招商局集團發展郵輪產業的平臺,招商蛇口將按照“以我為主、借力發展、立足港口、全面介入、先易后難、搶占先機”的郵輪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循序漸進地全面布局。許永軍說:“我們將加快推進太子灣綜合開發,努力實現郵輪母港功能復合化,充分利用深圳發展郵輪游艇經濟的區位交通優勢、基礎設施優勢、旅游資源優勢、腹地客源優勢,通過‘船、港、城、游、購、娛’聯動發展,高起點探索‘前港中區后城’的發展模式,努力將太子灣郵輪母港打造為出入境游客為之向往的旅游特色區域。”
來源:深圳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