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華中港航物流發力特種船運輸

    10月16日, 華中港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華中港航物流)旗下的武漢大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通公司)“華航和順”輪,滿載5200噸瀝青,從韓國蔚山出發,經過18天的海上日夜航行,順利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大通公司投入4艘運力

    華中港航物流董事長王利軍表示,這是該輪繼5月份成功首航新加坡后,創下的又一項中部地區紀錄,促進了中韓澳三國物流、經貿交流與合作,為中部地區港航企業沿著“新絲路”參與國際瀝青市場競爭、擴張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新組建的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所屬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船舶更新換代、謀劃打造華中地區最強最優的海上瀝青運輸國際優質船隊及拓寬業務范圍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創下了該企業歷史上最長的航行運距。

    “華航和順”輪是去年3月,由華中港航物流母公司武漢新港建設投資開發集團利用德國貸款建造的新一代江海直達船舶。該輪采用獨立支撐液貨罐的優秀船型結構設計,在同類型船舶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被評定為特級船舶。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02年2月,原華航集團大通公司獲得原交通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許可證》。同年“仙鶴”輪首航韓國,開通韓國至東南亞國家及中國沿海、長江干線的瀝青運輸航線,成為中國首艘具有國際航線并能直達江海的散裝瀝青特種運輸船。2008年初,大通公司與上海棟華集團公司合資建造的排水量7000噸級的新型專業瀝青船“瑞鶴”輪首航韓國再獲成功,并與“神鶴”輪一起獲準直航臺灣。

    瀝青船運力供不應求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瀝青船運市場運力規模在30艘左右,除了中遠南方瀝青運輸有限公司(中遠南方)擁有和控制13艘、9.74萬DWT,包括6000DWT級和1萬DWT級兩個主力級別船型這樣的“巨無霸”外,其他市場份額主要由南京長江油運(4艘)1.96萬DWT、宏光集團旗下的天津西南海運(5艘)3.12萬DWT和大通公司(4艘)2萬DWT瓜分,瀝青船運市場運力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9月29日,中遠南方新造2艘1.3萬DWT級瀝青船開工儀式在武昌船舶重工青島船廠舉行。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遠南方2艘新船明年年底交付使用,中遠南方總運力將增至12萬DWT,船隊結構得到優化,市場競爭力和壟斷格局更加難以撼動。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道路建設對瀝青的需求很大,根據近年瀝青用量數據,新建及大修高速公路每公里需瀝青400噸左右,高速公路一般10~15年大修一次。普通瀝青公路養護的瀝青用量基本為每公里每年5~6噸,一二級公路養護的瀝青用量基本為每公里每年8~10噸,高速公路養護瀝青用量基本為每公里每年20噸。運量大是海運的突出優勢,有近一半的瀝青通過船運實現。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46.3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9萬公里,里程規模居世界第一。隨著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心的轉移,預計未來瀝青需求在公路養護、改造和擴建等方面所占比重將越來越高,瀝青船運市場貨源呈現穩定態勢。

    拓展瀝青上下游產業鏈

    除了發力瀝青船運市場,華中港航物流還試圖深耕相關產業鏈。記者從華中港航物流高層獲悉,大通公司與上海神華物流、廣州泛利合資成立大通華利船務有限公司,除直接供應瀝青外,擬在武漢市漢南區設立總容量1.5萬噸的瀝青倉儲中心,為客戶供應優質的瀝青。預計今年,華中港航物流營業收入將超10億元,利潤總額5800萬元以上,船舶總運力35.78萬噸以上,年貨運量2500萬噸,港口吞吐量350萬噸。

    來自航運交易公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