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全國首座水上油水氣合建加注站“海港星02”在長江江蘇段下水。該船型長136米,配備有2個250立方米的LNG(液化天然氣)儲罐,柴油倉可儲油約2000余噸,是目前已投資建設完成的全國單體最大最全的水上油水氣綜合能源補給躉船。
據了解,“海港星02”號將布設于長江江蘇段19號水上服務區(南京龍潭港),可同時為長江運營的LNG/柴油燃料動力船舶提供加注服務。
江蘇海事局副局長王士明介紹,“海港星02”號在江蘇試點,解決了目前長江江蘇段地區水上LNG加注站數量不足,LNG動力船無處加氣的局面,對于保護長江水域清潔,具有示范和指導意義。“如果用傳統柴油,一艘5萬噸集裝箱船的排放量相當于50萬輛重型卡車的排放量。”王士明說。
信息顯示,目前在長江江蘇段航行的LNG船舶共有100多艘,但加注站僅有此前的“海港星01”號。加注站的建設方海企港華負責人說,隨著“海港星02”號投入使用,該司計劃在長江江蘇段再新建5座水上LNG/柴油加注躉船,分別設立在長江江蘇段南通5號服務區、張家港6號服務區、泰興9號服務區、儀征17號服務區、南京26號服務區,以滿足LNG船舶加氣需求。
隨著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交海發〔2015〕177號)的確立,針對長江流域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LNG作為清潔能源,對治理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據《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測算,LNG加注躉船每年加注LNG相對柴油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25546噸,氮氧化物減排1512噸,二氧化硫減排1266噸。
“按照規劃,2020年,內河段LNG船舶要達到兩萬艘,占船舶總數的10%,LNG加注站需求巨大。”王士明說。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