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日,日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就預算等問題接受采訪。
22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2017年度預算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防衛預算再創新高,達到5.12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20億元)。自2012年安倍晉三再次出任首相以來,日本防衛預算已經五連漲。“防范中國”幾乎是所有媒體都強調的關鍵詞。
安倍22日上午主持內閣會議,正式通過2017年度國家預算案。一般預算總額創歷史新高,達到97.454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萬億元)。其中,5.125萬億日元的防衛預算較上年度增加1.4%,再創紀錄。這是日本連續5年防衛費增加,連續兩年超過5萬億日元。對于“專守防衛”的日本來說,這個增長比例并不算低,而且其針對性很強。
共同社稱,安倍政府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而采取加強西南諸島防衛等措施,列入707億日元用于鹿兒島縣奄美大島及沖繩縣宮古島西南警備部隊建設。聲吶性能和安靜性提升的1艘新型潛艇的建造費728億日元也被列入預算。日本政府還重視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離島防衛基地的裝備強化工作,列入預算購買兩棲裝甲車、F-35隱形戰機、新型空中加油機、大型運輸直升機等。
正在加強釣魚島周邊警備機制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將獲得2106億日元預算,遠高于今年的1877億日元,較申請額也多出約100億日元,創下原始預算的最高紀錄。《日本時報》稱,海上保安廳將把其中27%的預算投入到在釣魚島海域的巡邏和警備強化上。日本還將建造大型巡邏船,使海保巡邏船數量從2015財年底的128艘增加至2020財年的142艘。海保于今年4月建立起“尖閣專隊體制”,同時隨時從全國派遣支援部隊。為強化該體制,海保編制人數2016年度增加104人,2017年度再增加118人,將達1.3744萬人。
國際媒體也紛紛強調日本防衛預算對中國的針對性。美國彭博社稱,在與中國就東海爭議島嶼緊張關系持續的背景下,日本內閣就明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批準5萬多億日元的創紀錄防務預算。法新社22日稱,面對朝鮮核武器和導彈威脅以及同中國的領土糾紛,安倍領導的內閣周四批準了日本史上數額最高的年度防務預算。這是日本防務費連續第五年增長,反映出鷹派的安倍加強日本軍力的愿望。路透社稱,安倍政府周四批準將防務費提升到創紀錄的水平,應對中國在東海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及朝鮮導彈威脅升級。在安倍領導下,日本自衛隊的重心正從保衛北方領土轉向加強對南向深入東海1400公里的南部島鏈的防御。這意味著日本將在減少坦克師的同時強化機動力量,包括增加魚鷹運輸機、艦艇、兩棲裝備以及加強移動導彈部隊等。
在經濟形勢改善遲緩、稅收見頂的形勢下,防衛預算持續走高,由于老齡化而增多的社保費用增長額僅為5000億日元,這讓在野黨非常不滿。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黨首蓮舫22日在記者會上說:“防衛費連續5年增加,已經超過5萬億日元,但醫療和養老看護方面的負擔則要各位(國民)自己承擔。這就是國民們現在的感覺吧。”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譴責稱:“安倍經濟學窮途末路的惡果強加給民眾,預算象征著在軍擴路線上暴走的安倍政權的強權姿態。”
英國廣播公司稱,為老齡化人口提供服務的社保法案已經給日本經濟帶來越來越重的壓力,軍事和海保費用增加只會進一步加重日本的債務。《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在降低社會保障費等成為主要課題的背景下,安倍政府重視防衛預算的情況非常突出。《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注意到,在日文雅虎網站上,網民的留言幾乎全是不滿。有人批評說:“依賴借款制定的預算要持續到什么時候?日本的未來真是一片黑暗!安倍政權一邊自己挑釁一邊煽動說他人威脅,其目的是擴大國防預算和更加提升緊張。”
日本政府12月21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了探討強化釣魚島周邊警備機制的首次相關閣僚會議,決定海上保安廳的2017年度原始預算案較申請額多計入約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億元),達到創歷史新高的超過2100億日元。此外,額定人員也將增加約200人。
據日本共同社21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議伊始稱“近年來領海警備所占比重正在增加。不允許海保機制出現任何漏洞”,強調了會加緊強化機制。
此外,加之本年度的補充預算,除了增加5艘大型巡邏船外,還將提高負責警備的船只影像傳輸能力,加強海洋監視。
日媒報道稱,日本2012年9月將釣魚島進行所謂的“國有化”后,中國公務船駛入釣魚島邊領海的情況驟增。海保今年4月在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位于那霸)建立起“釣魚島專隊體制”,包括10艘1500噸級巡邏船和2艘可搭載直升機的巡邏船投入釣魚島警備工作,強化了警備態勢。
海保在今年8月的預算申請額為2004億日元,把釣魚島警備等“緊急機制完善”作為不明示金額的事項進行了申請。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