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2017年航運業預測誰最靠譜?

    穆迪:“負面”展望2017年全球航運業前景

    評級機構穆迪對2017年全球航運業前景展望評級為負面,主要由于行業持續的供給過剩,以及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7%~10%的下降。

    干散貨市場方面,穆迪預測,雖然船舶延遲交付、取消、拆船將抑制凈運力的增長,但由于需求減弱,干散貨運費將保持較低水平。

    BIMCO:2017年航運市場將面臨殘酷競爭

    BIMCO日前發布航運三大主要板塊2017年預測報告,表示將要迎來艱難的一年,船東需要為此付出努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最全GDP增長率將跌至自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受此影響,2017年航運業將面臨殘酷競爭,包括表現尚可的油輪市場。

    報告指出,市場完全恢復需要提升船隊利用率,但這需要多年的穩步改善。此外,報告還抨擊了政府干預對市場走向的誤導。

    BIMCO表示,如果IMF預測的全球經濟增速3.4%成為現實,2017年的航運市場將不會惡化,但也不會改善太多。

    馬施云:2017年航運市場的預測

    航運顧問公司馬施云(Moore Stephen)的Richard Greiner近日預測,2017年油價將繼續上漲,將有更多船舶送拆,另外為滿足新監管要求船舶改造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將更加明確。

    展望2017年,Greiner指出,航運業的預測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誰能預測到波交所會被新交所收購?

    Greiner表示:“隨著OPEC減產,油價會繼續上升。而為了平衡市場供需,我們呼吁有更多船舶送拆。此外,隨著壓載水公約的生效,及低硫燃油的使用,為滿足新規,要對船舶進行改造,所增加的成本費用將會越來越明確。”

    另外,他還提到,今年將有更多新船交付,一些船廠可能會破產;運費方面將很難達到理想水平;整合將是集裝箱運輸業的關鍵;對網絡安全的關注度將越來越高。

    在提到2017年什么不太可能發生,Greiner認為是“油價下跌和船殼險保費的大幅增加”。

    油船及液化氣運輸

    BIMCO:2017年船隊凈增長約3%,低于去年的6%。成品油輪預計增長2.5%,低于去年的6.1%。BIMCO預計,未來一年,油輪拆船量或創五年來新高,但仍不足以改善虧損的貨運市場。

    挪威羅倫勝船舶經紀公司研究部主管Knut Stangebye Olsen表示,LNG是非常環保的燃料,目前美國市場迅速增長。但是東方市場與西方市場不一樣,長短不同。油價慢慢推高,油氣也將如此。盡管目前液化石油氣市場困難重重,但是他認為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TEN公司首席執行官Nikolas P.Tsakos表示,2016年前9個月對于油船市場而言極具挑戰性,但TEN將繼續保持器增長盈利能力。公司預計,2017年原油船運價將強勢復蘇。

    阿德莫爾航運公司行政總裁Anthony Gurnee表示,2014年后期油價崩潰,帶動需求及環球的貿易活動增加,強勁的需求持續18個月,受油價波動、港口擁擠及油價升水所支持。不過,環球成品油的價格正逐步回落,此乃受油價相對回穩、港口擠擁情況放緩的影響,因此,目前正處于逐步好轉的階段,相信2017年會更佳。

    干散貨運輸

    BIMCO:預計2017年將有3000萬dwt船舶送拆,因為今明兩年將有大量新船涌入市場,這些新船大部分由亞洲船廠建造。BIMCO指出,理論上這并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2016年6月以來拆船放緩卻給干散貨市場敲了個警鐘。BIMCO預計,2017年干散貨船隊將增長1.6%,低于去年2.2%的水平。

    Clarksons Platou董事兼干散貨運價分析環球主管Henriette Van Niekerk博士表示,依據數據顯示,至2018年市場將趨向復蘇,屆時將重現2000年
    BDI的狀況。她提到,對原材料需求持續高企,尤其是受“一帶一路”帶來的基建需求的影響,預計需求會緩慢增長,運力過盛情況將得以改善。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亞洲區總經理莊煒博士表示,受到環球經濟增長前景緩慢、貿易保護主義復蘇影響,對需求前景并不感興奮,這對干散貨市場尤其構成威脅,雖然主要商品可維持穩固增長,但對干散貨需求,并無帶來很大動力。

    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CNPI)的經紀人表示,干散貨船新訂單很快就會到來,一些船廠已經收到買家的試探性詢問。但由于散貨船訂單同現有船隊比值僅在10%左右,未來6~18個月將不會看到任何新船交付。此外,經紀人還表示,大多數投資者對價格更具吸引力的轉售船舶和二手船舶更感興趣。

    集裝箱運輸

    Alphaliner最新報顯示,回首2016年集運市場,雖然創下一些新的紀錄,但整體來看,市場繼續遭受運力過剩的問題,預計疲軟將持續至少一年。

    Alphaliner航運咨詢公司執行顧問陳河毓先生表示,未來兩三年還是會呈現持續供需不平衡狀態,供應持續過剩,這是集裝箱業的最大絆腳石。根據數據,拆船僅能解決五分之一的過剩運力,其他大部分運力如何吸收呢?唯一的解決方案是必須從需求著手。他預測,2017年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整固,同時拆船活動也將在明年迎來一個高峰。

    BIMCO:預計今年船隊凈增長約為3.1%,高于去年的1.1%。

    山東海豐國際貨運(SITC)的經紀人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行業持續整合,未來幾個月的集裝箱船訂單將少之又少,二手船價格可能會更具吸引力,且美國利率可能會上升。這位經紀人補充道:“2017年造船廠將很難獲得訂單,而新造船價格將繼續承受下行壓力。”

    郵輪

    國際郵輪協會(CLIA)發布2017年郵輪行業前景展望,預計明年郵輪投資將擴大。

    2017年郵輪旅游將繼續增長,預計將有2530萬人次乘坐郵輪出行,這和十年前1580萬人次選擇郵輪旅游相比,有了強勁增長。與此同時,更多的郵輪將在明年啟航。CLIA稱,預計有26艘、總投資超過680萬美元的遠洋、沿海、內河和特色郵輪在2017年投入使用。而從2017年至2026年,預計將有97艘、總投資達530億美元的新型郵輪投入到市場中。

    CL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indyD’Aoust表示:“我們非常看好郵輪業短期和長期的前景發展,因為該行業從技術進步、新船部署到在世界各地增加新港口和目的地,都迎合了客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并促進了經濟發展。”

    造船市場

    據勞氏日報報道,11月份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CNPI)環比下降0.64%至780點,這已經是連續30個月出現下降了。船舶經紀人表示,盡管最近運費市場有所改善,但造船市場明年將繼續面臨挑戰。

    隨著新造船價格在今年一直處于低位且訂單大量減少,2017年造船市場可能和2016年一樣低迷。克拉克森最新報告顯示,全球造船業衰退持續到明年,2018年將迎來復蘇。根據報告,明年全球新造船訂單將達到790艘。在過去的20年里,全球造船企業平均每年收到2200艘新船訂單。克拉克森表示,2017年對油輪的需求將不會下降,盡管當前新船供給正在增長。

    一些分析師預計2017年船廠能接獲更多訂單。但財務緊縮和低迷的運費將繼續給造船市場施加壓力。

    市場研究人士預測,2018年預計有1300艘新船訂單,2019年預計有1667艘,2020年將有1869艘。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包括即將生效的壓載水管理公約和航運限硫的監管的變革,可能會推動一些買家拆解舊船。這或將促進2017年新船訂單的發展,以此填補噸位空缺,或使市場在2年內復蘇。但這不可能是理所當然的,市場還是會根據監管要求的實施進度而變化。

    來源:中國船檢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