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NYSE:BHP)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暖,2017上半財年利潤為32.04億美元,同比2016財年的上半財年扭虧為盈。
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綜合礦業公司,與淡水河谷(Vale S.A.,NYSE:VALE)和力拓(Rio Tinto PLC,NYSE:RIO)合稱為三大礦山,2001年由澳大利亞BHP和英國Billiton兩公司合并成立,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
根據必和必拓2月21日發布的財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必和必拓可分配利潤為32.04億美元,當期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99億美元,當期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達54%。
必和必拓稱,得益于強勁的經營業績和資本效率的持續提高,集團當期實現了58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根據每財報階段提供最低50%可分配利潤的派息政策,必和必拓董事會決定從自由現金流中支付每股40美分的中期股息,其中包括每股30美分基礎派息和每股10美分額外派息。
2016年2月23日,必和必拓發布的半財年(2016上半財年)財報顯示,過去6個月該集團出現凈虧損56.69億美元,為逾16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度虧損,削減中期股息75%至0.16美元,為1988年來首次削減派息。
必和必拓此前一直逐步增加派息。這意味著股東們的現實回報會更多。
必和必拓稱,得益于集團當期產生的強勁自由現金流以及因利率和匯率變動而增加的20億美元公允價值,集團當期資產負債表表現強勁,凈負債為201億美元,較2016上半年的261億美元大幅減少。
2016下半年(2017上半財年),集團通過效率提升實現了12億美元的收益,包括埃斯康迪達濕法堆浸中預計可回收銅的增加。還集團計劃在2017財年內,通過效率提升實現累計收益18億美元(不計入埃斯康迪達罷工事件的影響)。
根據財報,必和必拓當期資本與勘探支出下降了38%至27億美元。由于墨西哥Trion油田的競標成功以及LeClerc和Caicos地區勘探取得成果,必和必拓稱后續兩年的勘探支出將有所增加,預計將于2017財年和2018財年分別投資56億美元和63億美元以支持項目運營。
不過,鑒于近期埃斯康迪達銅礦的罷工事件,必和必拓正在重新考量2017財年(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的銅產量目標。此前在2月7日,必和必拓已經將2017財年的銅生產目標下調至約162萬噸,比原定生產目標下降2%,產量預期的下調主要源于奧林匹克壩(Olympic Dam)受南澳電網事故影響和精煉廠計劃外的維護所導致的供應減少。
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在巴西的鐵礦石合資公司薩馬科(Samarco)于2015年11月初發生的尾礦壩潰壩事故。必和必拓在財報中稱,在薩馬科社會和環境補救方案均取得實質性進展,已與聯邦檢察署簽訂初步協議。
必和必拓稱,雖然使薩馬科重新開始運營是工作重點,但當地的安全性、經濟可行性以及得到社區的支持是重返運營的先決條件。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麥安哲(Andrew Mackenzie)表示,對集團業務和資產的長期發展前景保持樂觀,尤其是在石油和銅領域,并預期石油市場會在短期內實現再平衡,而銅預期將會于2020年初期出現供應短缺。
必和必拓在20多個國家擁有采礦業務,包括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煤炭、銅等。
對于大宗商品走勢,必和必拓分析道,2016下半年,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原油價格持續走高。
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于2016年11月30日轉變航向——宣布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減產,并達成自2001年以來首次同非OPEC生產國的合作協議。這些進程和基本面的提升促使原油價格回升。
必和必拓認為,隨著原油庫存水平正常化,市場預計在短期內實現再平衡。然而政治的不確定性、OPEC合規率以及美國的持續增產將可能導致一些不利因素,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增長和自然資源的減少使得長期市場的前景趨于穩定和樂觀。
對于天然氣,由于冬季供暖需求增加、出口增長和減產的綜合因素,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看漲。在本財報末期,天然氣庫存低于五年平均水平。盡管受到常規季節性影響,庫存減少將在短期內支撐市場價格。大量的低成本供應將緩和長期價格通脹,然而自然資源的減少和強勁的需求增長將激發持續的更高成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由于銅礦供應中斷、來自中國市場的超預期需求和投資者情緒的高漲,銅價在2017財年的上半年終有所回升。在短期到中期,新增產量和擴產產量預計與需求相符并維持市場平衡狀態。長期而言,隨著中國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變及新型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銅前景將保持樂觀。銅品位下降、成本的上升以及高品質未來開發機會的匱乏,將限制整個行業滿足這種不斷增長需求的能力,因此銅供應短缺預計在2020年早期有望出現。
2016下半年,全球鋼鐵產量在中國產量復蘇的帶動下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供給側改革不斷升級的過程中,短期內中國鋼鐵產量的增長預計將因房地產市場的降溫而放緩。世界其他地區的鋼鐵產量將略有改善,且主要增長量集中在印度。長期而言,來自印度和其他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的增量需求將支持全球鋼鐵市場的平緩增長。
鐵礦石價格波動劇烈——自2016年初處于低位水平,之后在春季強勁復蘇。由于中國的鋼鐵產量高于預期,且高品位鐵礦石供應緊張,鐵礦石價格于2016年12月創兩年新高。中國鋼鐵需求放緩、高港口庫存和低成本供應的增加將使市場在短期內面臨壓力。
受到中國276個工作日煤炭限產措施及中國和昆士蘭惡劣天氣的影響,中國國內煉焦煤產量和海運供應明顯短缺,導致煉焦煤價格在2016下半年大幅飆升。
“一旦海運和中國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煤炭價格有望回歸行業邊際成本。中國采取的煤炭限產措施是一個短期的不確定性來源。我們預計,印度等新興市場將支撐海運需求的長期增長,而優質煉焦煤將繼續有助提高鋼鐵企業的使用價值。”必和必拓稱。
必和必拓對中國經濟的展望保持不變,認為未來一年,中國經濟預計將保持溫和增長,其增長率將與政府的預期相符。必和必拓預計中國房地產和汽車產業增速放緩,同時政府將繼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資力度。制造業投資將會趨于平穩,而中國的出口將會受到來自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中國政府將會繼續維持改革與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穩定之間的平衡。根據預期,中國政府將繼續致力于去除過剩產能并改善高負債產業的資產負債情況。
長期而言,隨著中國適齡勞動人口數量的下滑以及資本市場的成熟,必和必拓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速將放緩。中國的經濟結構重心將從工業向服務業轉移,而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也將從投資和出口轉向消費。
對于美國經濟來說,必和必拓認為其前景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相較于此前的設想,新政府的政策綱領指向了一個通貨膨脹更為強烈的經濟環境。
“盡管政府宣稱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在金融形勢趨緊的情況下,中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尚不明朗。”必和必拓稱。
必和必拓認為在歐洲和日本,收緊的貨幣政策將產生作用,經濟增長將依靠外需來推動。一旦去貨幣化的沖擊消退,印度的經濟增長將回歸正軌。大宗商品價格的穩定將會為以資源出口為主的新興市場擴張提供支撐。
來源: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