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的成本變化是順應周期的,這也是行業繁榮與蕭條交替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種盛衰格局從一開始就讓石油行業備受煎熬。從熟練與非熟練工人到工程合同、油田服務、原材料、設備、備用零部件以及鉆機租用,一切成本都傾向于隨著油價的漲跌而起伏。
產業榮景時期,勞動力和設備價格一路飛升,發現和開采新油田的盈虧平衡成本也水漲船高,把石油的市場出清價也推得更高。而在蕭條時期,勞動力和設備價格大幅下滑,順勢拉低盈虧平衡成本,在油價下挫的情況下幫助將產量維持在出人意料的高水平上。
順應周期變化的成本包括了從經驗老到的石油專業工程師和非熟練工人,一直到燃料、鉆機租用和鉆井成本等方方面面。供應鏈中一系列其他服務成本,包括食宿和交通,也都是順應周期變化的。
廣義來說,順周期性成本還包括了探勘和生產方面的稅賦、權利金和其他政府收費。在不景氣時,政府減稅及降低權利金費率,并放寬監管以吸引投資;只會在景氣時期再次上調,以獲得意外的收益。
順周期性的成本變動情況是典型的正回饋例子。這種正回饋會擴大油價的榮—衰周期,并推遲受到供應或需求沖擊后的調整過程。
順周期性成本造成原油供應對油價變化的反應慢半怕,甚至是在油價變動很大的情況下。在2004-2014年榮景期間,成本上升使得石油增產的努力受到抑制;最近成本下滑,則牽制了低谷期的減產和重新平衡市場的努力。
結構性V周期性
近期油價的下跌伴之以整個油氣行業都在殘酷地砍減成本。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4年3月—2017年1月間,美國石油鉆探企業將價格下調了三分之一。

從鉆探合約到勞動力、壓裂沙、壓力泵以及運費這一切價格的下滑,都有助于壓低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成本。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等國有油企,以及埃克森、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和英國石油公司BP等私營企業,都采取了相似的削減成本策略。
結果就造成,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到頁巖油和海上石油生產商,整個石油行業的盈虧平衡成本自2014年以來都在大跌。
關鍵的問題是,這種減少有多少是結構性及永久的,有多少是周期性、且一旦油價開始復蘇就會反轉的。
石油行業領袖堅稱這次情況將有所不同,且即便當油價上漲,他們仍將嚴控支出。在油價下挫期間供應鏈勉力采取的一些改善效率措施,或證明將可繼續維持下去。
然而過去的經驗顯示,成本是較為周期性的要素。隨著生產商由收縮轉為擴張,成本將開始增加。例如,鉆探成本的改變就與油氣活躍鉆機數量的變化息息相關。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初步數據,2017年1月美國鉆探價格較上年同期降7%。但同比降幅已從2015年11月的24%日益放緩,顯示鉆鑿成本正趨于穩定。

到2017年3月初時,美國油氣活躍鉆機數已經較上年同期增長近60%。

根據以往經驗,隨著活躍鉆機數不斷增加,鉆采價格應會趨穩、而后開始上漲。
受惡劣天氣、供應問題、以及需求激增共同影響,壓裂砂價格已經大幅上漲。油服企業負責人已告誡稱,合同價已經被壓低到難以為繼的水平,必須得調高,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現階段石油行業買方還會繼續在談判中占上風,但隨著行業回到擴張態勢,這種局面將發生變化。隨著定價權的轉移,成本將開始上升,行業的預估收支平衡點或也提高。
順周期成本是一個基本面因素,而不是供應鏈上的非主要因素,目前沒有理由認為這方面會發生變化。訴諸節制成本短期內或許能奏效,但中期來看,成功的可能性不比以往高。
來源:環球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