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3-12 18:00 編輯
世界現役航母中最為老舊的一艘終于要“解甲歸田”了。據《今日印度》網站6日報道,隨著“維拉特”號航母上的印度海軍旗和服役三角旗最后一次降下,印度海軍告別了這艘1959年加入英國海軍,曾參加過英阿馬島戰爭,后來又在印度海軍中服役近30年的傳奇戰艦。
報道稱,“維拉特”號其實早在2016年就停止工作,甚至被拖到印度科欽船廠準備拆卸。為了這次退役典禮,印度海軍專門又把它從科欽拖回孟買港口,并派出多名海軍高級將領和它的歷任艦長出席典禮,足以證明對它的惜惜難別之情。
排水量2.43萬噸的“維拉特”號原本屬于英國海軍“半人馬座”級輕型航母,于1959年加入英軍服役,當時名為“競技神”號。1982年,經過現代化改造的“競技神”號隨英國遠征艦隊參加英阿馬島海戰,之后于1984年退役。
1986年,印度開始從多國物色艦艇,最后“相中”此艦。很快,“競技神”號被拉進英國德文波特船廠改造,并以4650萬美元的價錢賣給了印度。與此同時,印度還一道購買了30架“海鷂”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1987年5月,“維拉特”號開始在印度海軍服役。印度海軍中將吉里什·盧特拉稱,當初只打算用5年,結果一用就是30年,“維拉特”號“物有所值”。
購進“維拉特”號之后,印度海軍似乎一直在對其修修補補。1993年9月,“維拉特”號的輪機艙進水,導致其長期不能執行任務,一直到1995年才重返現役,印度海軍借此機會為其更換了新式搜索雷達;1999年到2001年,“維拉特”號升級了推進系統和通信系統;2003年,“維拉特”號進廠維修,并加裝了以色列生產的“巴拉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最近的大修從2012年11月開始,耗資約110萬美元。即便打滿“補丁”,“維拉特”號仍被視為印度海軍的驕傲。2001年和2016年,它兩度受命參加國際艦隊檢閱儀式。2014年1月,它和印度另一艘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組成“雙航母編隊”,在印度西部海域并駕齊驅。
不過,因維護費用不斷攀升和“海鷂”艦載機的枯竭 (已下降到只有10架) ,印度從好多年前就喊著要讓這位高齡“巨無霸”退休”。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趙干城指出,“維拉特”號航母噸位較小(2.4萬噸)、設備老舊,印度在2004年購買“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時,就在為其退役做準備。
但無奈,俄羅斯遲遲沒有交貨,“維拉特”號退役計劃只能延后。2013年11月,俄終于在拖延5年后交付了“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如今,‘維拉特’號退役,說明俄制航母入列后運轉正常。” 趙干城說。
放眼亞洲,印度海軍可謂是航母領域的“大戶”。“維拉特”號可不是其第一艘航母,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艘。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印度剛剛獨立不久,國家經濟實力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印度就從英國購買了因二戰結束而停建的航母“大力神”號。1961年,“大力神”號建造完畢,更名為“維克蘭特”號進入印度海軍服役。由此,印度成為二戰后亞洲首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該航母曾參加了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參與對巴基斯坦的封鎖任務。”趙干城指出。
印度的第三艘航母、現役“維克拉馬蒂亞”號“敲定”于2004年。當年,印度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戈爾什科夫”號退役航母的協議。這份總價15億美元的合同包括現代化改裝和所搭載的“米格-29”艦載機費用,預定2008年交付。然而,“維克拉馬蒂亞”號改裝可謂命途多舛,費用一路攀升至23.4億美元,交付日期最終拖延至2013年。
《印度時報》稱,“維拉特”號退役后,印度海軍目前僅存“超日王”號一艘可用的航母,且它搭載的米格-29K戰斗機還曾出現嚴重故障。按照印度海軍之前的規劃,印度國產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應該接替“維拉特”號的位置,繼續維持印度海軍雙航母戰斗群的規模。
印度的第四艘航母、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開建于2006年,2009年安裝龍骨,2013年出塢“下水”,至今尚未服役。“維克蘭特”號耗資6.6億美元,滿載排水量4萬噸,可續航8000海里,母艦最多可搭載30架艦載機。趙干城指出,雖然印度方面標榜其是“世界上第五個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但該航母其實是“萬國牌”,依靠的是法國設計的藍圖,武器主要從西方國家進口,動力系統是否“國產”,現在還是未知數。印度海軍官員則坦言,“維克蘭特”號接近90%的船體部分在印度本土設計和制造,但只有約50%的動力系統和30%的武器系統來自印度。
“維克蘭特”號盡管已經有過三次“下水”,但至今仍未完工,服役時間更是遙遙無期。
來源:綜合上觀、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