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天內,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601857.SH)集中掛牌了旗下十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權。
北京產權交易所中央企業產權轉讓信息顯示,中石油在3月15和16日披露了這十家公司股權轉讓的信息,這些企業均地處西南省份。
十家標的公司分別為四川佳源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佳源燃氣)、中油南充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南充嘉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渝川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渝川燃氣)、中石油達州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達州天然氣)、瀘州市西部天然氣有限公司(下稱西部天然氣)、四川江油川西北恒豐天然氣有限公司、中石油大英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天科石油天然氣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天科)和成都能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成都能特)。
中石油擬將出讓成都天科和成都能特100%的股權,這兩家公司的業務領域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而十家標的公司中的另外八家,主營業務均為燃氣生產和供應。按照股權擬轉出比例,轉讓成功后,中石油仍是這把家企業的最大股東。
這十宗交易分別依據《關于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第二批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方案的批復》和《關于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等49家單位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方案的批復》進行,中石油在今年2月和去年11月批準通過了這兩份文件。
近兩年來,受國際油價下跌、油氣需求放緩等沖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集團)生產經營面臨挑戰,旗下相當數量的企業出現虧損。
今年前兩個月,渝川燃氣、達州天然氣和成都天科三家公司出現了不同程度虧損,其中成都天科虧損最大,為-749.25萬元;其余七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則較為一般,其中盈利最好的是佳源燃氣,其凈利約為691.94萬元,西部天然氣的凈利潤僅為5.21萬元。
去年10月27日,中石油集團提出虧損企業治理、“僵尸企業”處置及特困企業治理、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三項專項工作(下稱三項專項工作)。彼時,中石油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三項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章建華表示,將以三項工作為突破口,推進該公司提質增效、穩健發展和重塑良好形象。
按照規劃,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目標為,以2014年為基期,用三年時間實現虧損企業虧損額總體減虧50%,力爭減虧60%以上。其中,2015年、2016年分別減虧20%以上,2017年減虧10%以上,力爭減虧20%以上,部分虧損企業力爭實現扭虧為盈。
“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的總體目標則以2015年為基期,用三年時間完成全部“僵尸企業”的處置任務或扭虧為盈,特困企業實現總體減虧90%以上,虧損戶數減少50%;困難企業總體實現減虧50%以上,虧損戶數減少50%以上。
此外,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目標則以當前法人數量為基數,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用3年時間將管理層級控制在3-4級以內,法人層級10級和10級以上的企業減少3-5個層級,法人戶數減少20%左右。
今年2月,中石油集團召開三項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2016年三項專項工作進行了總結。在去年,中國石油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整體超額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三年減虧50%的目標任務;推動了“僵尸企業”出清和特困企業減虧扭虧;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積范圍和力度進一步加大。
《證券日報》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中石油現階段不斷清理不良資產的舉動,目的是優化資產結構,為下階段混改做準備。
來源: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