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船舶舾裝產品質檢中心力學性能檢測實驗室里,檢測人員正在對造船企業提供的焊接試樣進行拉力性能測試,6個攝像頭實時傳輸實驗室樣品檢測全過程,驗船師、企業不用親臨現場,只要通過舟山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遠程智能開放實驗室系統的網絡視頻,就能進行無障礙檢測見證。
舟山市質檢院利用開放實驗室平臺,將遠程技術應用到實驗過程當中,設立了浙江省首家遠程智能開放式實驗室,讓檢測見證足不出戶。這也是市質檢院多舉措扎實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個縮影。
舟山市質檢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傳統方式,企業從預約實驗到組織驗船師等人見證實驗,至少得2天時間,有時受地理條件、船期航班、氣候條件等影響時間還會延長,從而影響船舶修造企業的生產進度。
利用遠程智能“云端實驗室”視頻平臺,通過三方預約后,登錄市質檢院遠程智能開放實驗室系統,驗船師和企業通過網絡視頻觀摩實驗室樣品檢測全過程,半個小時就能實現驗船師、企業無障礙檢測見證。
去年12月,舟山某船企因修理一艘外籍船舶需進行15批次焊接工藝評定試驗,但當時外籍船級社驗船師遠在大連公干,于是他便利用市質檢院遠程視頻監控實驗室,對工藝評定試驗檢測過程進行實時跟蹤驗證,大大節約了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
該實驗室投入運行后,獲得英國LR、德國GL、日本NK等國船級社及中國船級社CCS驗船師的肯定和眾多船舶企業的好評。
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作為定制型的船舶產品,必須在船級社得到檢測認可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安裝制造,而像焊接工藝拉伸功能的檢測還僅僅是造船中的一小部分,制造一艘船需要上百項這樣的實驗,推出視頻實驗室對造船企業和船級社來說,能節約大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避免互相耽擱。同時,整個過程可以回放,又能留有證據。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響應落實,圍繞“三最城市”建設和自貿港區建設制度創新要求,深入踐行“放管服”,助推新區跨越發展,努力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并采取多項舉措扎實推進“最多跑一次”。
除了研發遠程智能“云端實驗室”視頻平臺,市質檢院還多措并舉,精心打造“智慧檢測”網約服務,為企業提供“足不出戶,證書到家”的便捷服務。
舟山市質檢院自主開發了網絡委托系統,企業可在質檢院門戶網站進行網上委托申請,同時聯合順豐快遞建立了全市送設備網絡,在定海三江碼頭、沈家門墩頭碼頭等地設立了樣品接送點,儀器通過快遞或代送的方式送至市質檢院業務收發大廳,檢測人員從網上下載委托單并核對樣品進行檢測,待樣品檢畢通知客戶準備接收,并用快遞或代送的方式將樣品及證書報告一并送達企業,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去年舟山市質檢院受理網上委托業務500多批次,受到鑫亞、龍山等船廠的歡迎,僅墩頭碼頭就接收了來自中遠船務和龍山船廠的船舶儀器儀表、焊接工藝評定試樣、船用油品檢測試樣累計174批次,大大節約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提升了船舶企業對該院的服務滿意度。
據了解,舟山市質檢院還將逐步放開現場服務的綠色通道,擴大綠色服務范圍,為一些沒法拆卸、寄送不方便的儀器進行現場檢測。
來源:舟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