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船廠工人勾結”天才少年”賺外快 盜取游戲賬號被抓

    圖文無關

    船廠效益不好,在揚打工的吳某想靠盜游戲賬號賺錢;眼看快要上大學,福建“天才少年”吳某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也想到了這條“致富捷徑”。為此,兩人網上合作,短短兩個月,共盜了1萬多個游戲玩家的賬號、密碼等身份認證信息。近日,兩人在廣陵區法院同堂領刑。

    為賺外快

    船廠工人想盜游戲賬號

    吳某,1988年出生,江蘇鹽城人,初中文化,是個網游愛好者,案發前在李典鎮一家船廠打工。

    2010年,吳某開始接觸網絡游戲“地下城與勇士”。2014年,吳某加入一個關于“地下城與勇士”的QQ交流群。在聊天過程中,他漸漸發現,這個群專門出售“地下城與勇士”游戲賬號、密碼,在群里,這些信息被統稱為“信”,買家購買后則通過“洗信”牟利。而所謂的“洗信”就是通過登錄被盜游戲玩家的賬號,把玩家的裝備、游戲幣等虛擬財物銷售,以此牟利。

    那段時間,經常有群成員在群里炫耀自己賺到了錢。吳某心動不已,就開始靠“洗信”賺錢。

    2016年6月,船廠效益不好,吳某收入微薄,為賺更多外快,他想到了直接盜號牟利。但是,要盜取玩家賬號,必須要有釣魚網站,可吳某只有初中文化,并不懂得如何制作釣魚網站,因此,便通過QQ尋找能做釣魚網站的“技術達人”合作。

    “勤工儉學”

    少年制售釣魚網站

    當時,遠在福建的林某也在為錢犯愁。林某比吳某小10歲,福建三明人,2016年考入福建一所本科院校。

    早在讀初中時,林某就迷上了互聯網。在上網過程中,他漸漸對會做釣魚網站的人心生崇拜,并通過自學,掌握了制作釣魚網站的技術。就在吳某尋找“技術合伙人”時,林某也在思忖著如何勤工儉學,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在網友的介紹下,吳某與林某在QQ上相識。兩人一個有技術,一個能出高價,因此,很快達成合作。在吳某支付“技術費”后,林某為他制作了一個釣魚網站和后臺虛擬空間。其中,釣魚網站是克隆的“地下城與勇士”游戲官網,只要游戲玩家登錄該釣魚網站,那么,他的賬號、密碼、游戲等級以及所在游戲區都會被網站記錄下來;而后臺虛擬空間則是用于存儲這些盜來的信息。

    為了誘騙游戲玩家登錄該釣魚網站,吳某每天白天在游戲里使用道具“喇叭”喊話,謊稱最近“地下城與勇士”正在搞活動,誘使玩家搜索指定的關鍵詞,找到釣魚網站并登錄。其間,林某負責提供釣魚網站的維護等服務。

    勾結同伙盜號

    玩家報警4人被抓

    那段時間,吳某白天喊話,晚上“洗信”。由于“生意”太忙,加上嫌林某所要的“技術費”太貴,吳某開始在網上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張某和李某。其中,張某負責提供釣魚網站給吳某、李某使用,吳某、李某分別給張某支付費用。

    去年8月前后,我市的多位“地下城與勇士”的游戲玩家因賬號及游戲裝備被盜,向廣陵警方報案。廣陵警方經偵查,依法將吳某上網追逃。去年9月1日下午,江蘇建湖警方在當地一家小區物業管理處將吳某抓獲;同月7日,廣陵警方趕至林某所在大學教務處,通過老師聯系到林某,林某接到電話后,主動到當地派出所投案。一個多月后,李某、張某先后歸案。

    近日,吳某和林某在廣陵區法院出庭受審,李某和張某被另案處理。法院經審理查明,去年6月至8月期間,吳某非法獲取“地下城與勇士”游戲賬號及密碼等身份認證信息共計10754組。其中有3685組是通過林某提供的釣魚網站而非法獲取的。法院判處吳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林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1萬元。

    來源:揚州晚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