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壓載水全球項目工作組(GPTF)最后一次會議于日前在巴拿馬的巴拿馬市舉行,會議強調了GloBallast項目的遺產因素,預計在2017年6月該項目正式關閉后,相關方還將持續進行。
有關具體實例包括GloBallast成套培訓事項,用以支持實施壓載水管理公約(BWM)國家的能力建設需求。定期的壓載水管理研發論壇會議也將在項目關閉后繼續進行,用以促進開發創新的壓載水處理技術。該GPTF會議由巴拿馬海事局主辦,有43名參會者出席,其中包括GloBallast項目15個牽頭國家中的12個(阿根廷、巴哈馬、智利、哥倫比亞、克羅地亞、加納、牙買加、尼利亞、巴拿馬、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也門)代表;一個試點國家——巴西;區域協調組織(地中海區域海洋污染應急反應中心(REMPEC)、南太平洋區域環境署(SPREP)、保護紅海和亞丁灣組織(PERSGA)和南太平洋常設委員會CPPS);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IMO;以及來自戰略伙伴如輪機工程及海事科技學會(IMAREST)、國際航運公會(ICS)、國際海洋學院(IOI)、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全球壓載水測試組織網絡(GloBal TestNet)和世界海事大學(WMU)。
為期10年的會議,聯合了有關政府、業界和聯合國機構的利益相關方,促進了有關阻止潛在性入侵物種在船舶壓載水中轉移國際條約的項目。
GloBallast項目成果顯著:
首先,IMO與全球環境基金(GEF)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合作,一直在執行全球壓載水伙伴計劃(GloBallast Partnerships Programme)。該項目經過最初四年階段后于2007年啟動,并一直協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船舶壓載水中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體轉移,以及實施IMO壓載水管理公約(BWM)。該GloBallast項目已成為與牽頭合伙國家、航運界和學術界合作的成功典范,以促進知識共享、培訓和能力建設。在12個發展中次區域組建了區域工作隊,其制定的有關壓載水管理的區域戰略和行動計劃,涉及100多個國家;迄今為止,已通過區域合作機構采用了其中六項行動計劃。
其次,GloBallast還在國家層面促進了能力建設,幫助建立國家工作隊,協助起草并通過立法,80%參與國完成了立法工作。促進了許多國家批準將于2017年9月生效的壓載水管理公約。本次在巴拿馬舉行的會議促進了該項目主要參與國家在其各自區域內發揮關鍵作用,以維持區域性壓載水管理公約的實施,并探索了可為未來能力建設需求提供資金的籌資機制。
第三,該GloBallast項目還率先開辟了公私部門的合作。全球海洋生物安全產業聯盟(GIA)包括了航運公司,如Keppel Offshore and Marine (KOM)和美國總統輪船(APL)。該聯盟支持由19個組織組成的全球壓載水測試組織網絡(GloBal TestNet),用以測試壓載水處理系統,并旨在提高其標準化、透明度和開放性的水平。
來源:劉昭青/編譯遠洋航務e刊 劉昭青/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