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115億元虧損的背后,一個鉆井工人眼中真實的中海油服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4-2 16:07 編輯

    來源:石油Link  作者:張大本事



    近日,中海油服虧損114.6億的消息傳播的沸沸揚揚。而實際呢,我們可以僅僅用“虧損”來評價中海油服嗎,作為一個中海油服底層員工,我覺得不是這樣的。

    3月22日,中海油服發布了2016年年報,而各大主流媒體立刻抓住了重點“虧損114.6億”,并將其炒得沸沸揚揚,也一下子將國企虧損的事再次帶入公眾視野。

    不過盡管媒體大肆報道,普通民眾似乎也并不感冒,因為類似這種大型國企虧損的新聞已是司空見慣了,很難讓人產生濃厚興趣。當然,即便是一個普通民眾要去思考為何虧損,以及虧損背后的故事,翻來覆去從新聞上看到的也就是那些數字游戲,沒有人真的能看出什么。

    然而作為中海油服一個一線員工,我想說事實并不是那樣子。盡管從數字上顯示虧損,中海油服2016年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大改變,已經開始在向好的方面發展,未來我們一定會做的越來越好。

    從年報虧損說起說到虧損,就不得不說2016年油價。2016年年初,國際油價跌破30美金一桶,國內成品油價格長時間在地板價上掙扎,直到下半年,或者直到年底OPEC達成減產協議開始,整個油氣行業才有了一點起色。

    面對這種行情,從甲方角度出發,任何一個管理者都知道要從源頭減少投資、壓縮成本。而對于中海油服,降低作業費用、優化自身管理、縮減不必要的開支,真正與甲方一起“抱團取暖”,提質增效、共渡難關,這才是低油價行情下的正確道路,我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因此,我們已經不能單純的從虧損與盈利角度來評價中海油服、評價油服行業。相反,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眼光放在中海油服做了什么,現在在做什么,以后還要做什么去面對低油價的挑戰。

    作為一個底層的普通石油工人,回頭看這一年,我們的確做了很多事。作為當之無愧石油人,我們是響當當的男子漢,我們不做作,我們有的就是不怕困難、不懼挑戰的勇氣,我們有的就是出色的執行力。

    作為底層員工,我只能寫我看到的,我想到的,除了真實,其他的我沒法保證,也希望我寫的可以給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中海油服。

    “提質增效”不只是一個口號

    在整個低油價行情下,從甲方到乙方,各種會議、文件提到最多的恐怕就是“提質增效”這個詞了。拋開這些會議性質的東西不管,我們底層員工能體會到的都還是些最基本的問題。

    首先,低油價行情下,油服行業作業量確實少了,中海油服也一樣。對于鉆井作業來講,大多數鉆井平臺作業量都不飽滿,當然作為中國海油的主要服務商,隨著甲方對費用的嚴格控制,我們的作業量減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正常情況下,中海油服一個普通的一線員工,一年出海大約在180天左右,而現在大部分人都達不到這個標準。更有很多崗位不固定的一線員工,實際出海天數120天都很難保證。但是更多情況下,出海天數只是一個標志,更多的時候,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這是才是更重要的。

    以海洋鉆井平臺為例,2016年,各個平臺的平均作業費率比之前有很大降幅,但是平臺對員工作業的管理并無絲毫松懈,大多數井的作業都能提前完工,為甲方節省大量作業費用。

    其次,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各種費用的精簡。低油價下,企業將更多的錢花到實處,花到最需要的地方,這是正道。為了共同發展,中海油服的作業日費相比之前都有了不同程度降低,這給了甲方機會,同時也是給了自己一個發展的機會。在此條件之下,很多作業可以根據需要正常進行,這讓甲方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也在作業之中穩定了自己的員工隊伍,而不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計較盈利與虧損上。費用的精簡更多的像是在提醒與激勵大家,要時刻思索前進的道路與創新的方法,改掉壞習慣,與企業、與甲方、與整個石油行業一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經歷過這種磨礪,整個作業團隊的凝聚力會不斷變強,這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以平臺設備配件采辦為例,一改過去設備配件損壞即更換,更換即大量采購新配件的模式。對損壞配件進行現場修復,能修復完成即做到重復使用,不能現場修復即運回廠家,請廠家修復后返回繼續使用。此行為的推廣既鍛煉了員工對設備的維修保養能力,又為平臺節省了大量采辦費用。

    還有,順應甲方要求,“降本增效”落實到行動中。在現場作業,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遵循甲方的思路去做事,甲方統一指揮著各種資源。因此,中海油服在與甲方的配合上也是做得最為出色的。對于甲方的各項指令要求,都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在甲方還沒有想到一些事情之前,做出必要的提醒并主動給出作業方案;對于重要作業與風險作業,充分發揮服務優勢,調集最優秀的工程師參與跟進;對于各種作業工具,提前準備并檢查確保性能可靠。這些不光是紙面上的文字要求,這也是中海油服在現場實際中一直在踐行著的。

    2016年10月,某平臺完井作業出現復雜情況。正在甲方監督與外方技術人員一籌莫展之時,中海油服某員工得知情況后毛遂自薦,之前見過這種復雜情況,并將處理此情況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最終現場制定解決方案,成功處理復雜情況,贏得了廣泛肯定。

    樹立大局思維,做一流油服公司

    放眼未來,石油行業要發展下去,油服行業也要發展下去,虧損不會是中海油服的主基調。在先進的管理理念、強大的企業生命力指引下,中海油服也會逐漸成長為國際一流的油服公司。

    一路走來,我們底層員工看到了中國海油的發展,也看到了中海油服的發展,從一窮二白的局面里都能走出來了,現在的低油價行情也確實不算什么。除了國內,在俄羅斯北極、英國北海、印尼、非洲、北美等等這些地方都能看到中海油服的足跡。我們有頑強而扎實作業隊伍,有各個作業基地,有眾多優秀的技術人員,最重要的還有最為出色的執行力,這些都使我們未來發展的資本。當然,未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們還有很多努力的方向,比如積極拓展海外業務,這是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基于自身半潛式鉆井平臺的優勢,發展深水鉆完井業務,開發南海資源;將新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應用結合起來,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這些規劃會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落實到現實中,這就是中海油服的未來。

    低油價并不可怕,虧損也不可怕。有了卓越的服務意識、銳意進取的精神、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積極地開拓精神,每個底層員工就都能知道未來的路將會怎么走,每個人也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中海油服未來一定會走出虧損困境,走向世界。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