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4月16日,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累計產油突破5000萬噸大關,達到5000.3萬噸,為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1988年5月,勝利埕北12井試油發現埕島油田;1992年11月,開發一號采油平臺座底埕北151井;1993年6月,310油船拉出第一船原油,當年產油10萬噸;1996年,埕島油田建成百萬噸級油田;1999年,原油產量一舉突破200萬噸。從2006年開始,海上油田產量進入新一輪的增長期,平均以每年11萬噸的速度遞增。
其間,海洋廠實施了國內首次海上油田綜合大調整,快速做大增量,2014年原油產量突破300萬噸。今年計劃產油321萬噸,成為中國石化產量、效益第一大廠。
埕島油田是一個地質儲量分散、天然能量弱、開發難度高的淺海油田,其開發方式在國內沒有先例,國外采用的“人工島”模式投入太大,應用到埕島油田沒有效益可言。
面對國內首個高投入、高風險、開發難度大的海上油田,勝利人積極探索淺海石油開發模式,闖出了一條極淺海油田高速高效、持續穩定發展的新路子,把原本預測在常規開發條件下難有經濟效益的淺海邊際油田開發為高效油田,14個開發單元全在有效盈利區,其中有3個單元處于高效盈利區。
勝利油田開發創新形成的“生產平臺+陸岸終端”的淺海油田半海半陸開發模式,被稱為“淺海油田的集約化開發管理”,填補國內空白,為我國淺海石油開發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獲國家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24年來,海洋地質人員以復式油氣聚集(區)帶勘探理論及“網毯式”成藏體系為指導,推廣應用河道砂體描述、隱蔽油氣藏勘探等技術,累計上報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62億噸,油氣資源實現有序接替。
24年來,海洋采油廠建立起數字化、可視化、自動化的信息支撐平臺,初步建成海上數字油田,實現了參數實時采集、遠程啟停關斷、生產現場可視、海域全天候監控、人員動態跟蹤等8項功能。目前,全部油井實現自動化控制,井組平臺、衛星平臺實現無人值守。“十二五”以來,通過老區大調整、提速提效開發,原油產量實現300萬噸歷史跨越,桶油成本控制在34美元,累計盈利268億元。
24年來,海洋采油廠在開發好、管理好、經營好海上油田的同時,始終把安全環保作為“一字號工程”來抓,樹立“安全環保是最大的效益”觀念,始終以最高最嚴的標準抓責任落實、抓隱患排查治理,實現了海上油田的安全綠色發展。
勝利油田海上油田的主戰場位于渤海埕島海域,星羅棋布的采油平臺、鉆井平臺、作業平臺,還有來回穿梭的船舶,波瀾雄渾,蔚為壯觀,如詩如畫!
▼橘紅色的平臺便是海洋采油廠管理的采油平臺!一起領略海上采油平臺風采
https://v.qq.com/x/page/c0394bkq4ky.html
來源:海洋油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