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燒紅磚挖的坑成為廢水傾倒池。靜海區有18個類似滲坑,多為廢酸傾倒或偷排所致
鎘黃、淺綠、藍黑,當抽象畫里的大塊撞色出現在春草初生的農田里,給人的感受就毫無美感,只剩詭異。
這是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主任向春坐高鐵路過天津時,在窗外無意間看到的景象。3月28日,志愿者去往位于天津靜海縣的高鐵鐵軌附近實地走訪,發現這些顏色異常的色塊是廢水滲坑,對其中一個藍黑色滲坑用ph試紙檢測顯示,水質為強酸性。
4月19日,財新記者在這片位于靜海區佟家莊村附近的農田看到,不同顏色的滲坑幾乎圍了一個大圈,中間的平地上建有多家無牌的小加工廠。附近村民說,這些坑原本是上世紀生產隊挖紅土燒紅磚留下的,磚廠關閉后,就成了廢滲坑,近年來政府曾進行治理,但水質出現反彈。

2017年4月19日,天津市靜海區西翟莊鎮佟家莊村以東,高鐵鐵軌正下方西側農田內有6個污水滲坑,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污水滲坑均為明顯異色,如幾個巨大的彩色補丁拼接在一起。 圖/財新記者 陳瑋曦
地表水污染嚴重
靜海縣遠離天津市區,工業園區林立,耕作農民少見。在佟家莊附近的高鐵鐵軌西側不到100米處,財新記者看到,約有六七個滲坑圍在一起,總面積約數千平米,水質透明度低,在藍黑色滲坑旁邊能聞到明顯的臭味,滲坑邊緣露出了紅色的淤泥,曾經長于水底的植物在空氣中呈灰棕色。
佟家莊的地表水系污染嚴重。在滲坑附近牧羊的一位老者告訴記者,這些五顏六色的坑“不算什么”,變色的河水早已為耕種帶來了實際的困難。“過去用河水澆地,現在再也不敢了,你看那都變成嘛色兒了,綠里發白的,和馬尿一樣。以前有死魚飄著,現在死魚都沒有了。”
財新記者在周圍的一條小河邊看到,河水幾乎沒有透明度,奶白色中泛著淺綠色。牧羊老者說,看到羊去喝污染的水,他會感到擔心,但是“渴了就要找水,趕不過來,沒辦法”。這位老者稱家里有一些耕地,偶爾也會用污染的河水澆灌,“比沒澆要好一點吧,總比絕收了好”。
在佟家莊及其周邊,目前村民生活用水由300米深的水井塔統一供應。而對于農業澆灌用水,多位村民表示,由于使用井水代價太高,但用河水又擔心起反作用,所以普遍選擇不澆水,“看天吃飯”。
不過耕種也不再是佟家莊村壯主要生活來源。財新記者了解到,青壯年普遍外出打工,也有不少人開辦小工廠,只有“留守”的老年人會種植一些玉米等抗旱作物。
紅磚窯的遺產
佟家莊的工業生產半個世紀前就已開始,幾個滲坑最初便是生產大隊燒紅磚留下的遺產。
佟家莊一位張姓村民回憶,磚廠是1956年建起來的,大約在1958年開工,直到80年代末才關閉,“磚廠開了將近30年,坑也挖了30年,面積可大了,圍著磚窯挖了一圈。”
彼時,城鎮迅速發展,建材供不應求,在耕地里挖黏土燒紅磚一度是許多鄉村的支柱產業。1993年前后,為了保護耕地資源,中國逐步限制和取締了毀田燒磚行為。但挖土形成的一個個大坑,卻成為充滿隱患的歷史遺留問題。
張姓村民回憶,由于臨海,當年大坑挖著挖就出現了地下水,水質泛咸。因此幾個大坑最深處只有七八米,但范圍較大。后來磚窯關閉,幾個大坑蓄滿了水,那時挖出來的水顏色發青,“和海水一樣”。
水質的變化出現在大約10年前。“那時候沒人管,就有廠子偷著往里面倒廢水。”他說,水就開始變得越來越渾濁,后來經過治理稍微澄清了些,“比原來強點”。
耕地就在滲坑旁的另一位張姓村民告訴財新記者,他曾親眼見到深夜里的偷倒行為。“大罐車,晚上10點或者11點,應該是廢酸。”
據他描述,他所遇到的偷排行為發生在去年和前年,最頻繁時罐車幾乎每天都來。外排的液體呈棕紅色,正是這些液體讓以前“倍兒藍”的水變成了藍黑色。他也表示,去年當地政府曾對滲坑進行治理,往水里面倒了一些灰。“剛治理完還有點清水,打過完年又厲害了。”
治理艱難
不少村民對財新記者表示,去年開始的治理是因為滲坑的酸度實在嚴重,擔心對高鐵架橋橋墩子產生腐蝕。
自環保志愿者在社交媒體上公布這些五彩滲坑,已經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4月19日,環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調查組到佟莊村附近的滲坑現場查看,要求靜海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并加快治理進度,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公開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信息。環保部將對相關滲坑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財新記者在滲坑旁邊發現,有附近孫壩口村的村民撿拾垃圾,并用推土機清理紅黑色的污泥,并有許多工人在高架橋下打上石灰柵欄,防止在橋下堆放固廢。據了解,這些環保工程已經進行了數天。
一位在現場的李姓環保官員說,滲坑所在地屬于集體土地。這周圍的工廠多為加工廠,唯一一個化工廠在兩公里外的物流園區,為友發瑞達有限公司。據了解,這家公司主要生產鍍鋅護欄板。財新記者了解到,滲坑包圍的平地上,還有一些無牌小作坊,主要加工生產金屬制品,原有一家化工廠,已于幾年前搬走。
4月19日,環保部發布的通報中提及了曾對上述滲坑的治理。2016年底,靜海區政府完成采購招標,對這里的四個滲坑進行深度治理,目前已治理完成一個滲坑。聯合調查組現場檢查時,滲坑廢水治理設備正在安裝調試。
此類滲坑并不是孤例。環保部通報稱,據天津市環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況,靜海區共有18個類似滲坑,多為廢酸傾倒或偷排所致。靜海區政府自2014年起開展滲坑廢水重點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個滲坑。
天津市靜海區環保局副局長岳智富電話答復“重慶兩江”工作人員時指出,現在初步滲坑里面有酸,但還不清楚是誰倒的。近兩年政府對鋼鐵的主要產區加大了治理力度,抓了20多人。佟家莊的滲坑屬于“個別的沒有治理完”的情況。
岳智富指出,對這個項目的投資額大概有1000萬元。而近三年政府為了治理類似坑塘,花費總額至少在五六個億。
來源:財經網,記者 苑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