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發展郵輪產業, 廣州正高起點啟航


    日前,“2017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議”在南沙大酒店舉行,來自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廣州市商務委員會、廣州市旅游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國內外知名郵輪企業代表及專家等聚集一堂,以“郵輪·樞紐·新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如何促進廣州郵輪產業發展、提升廣州旅游國際化水平、將廣州打造成為亞洲重要的郵輪始發港等話題。

    據介紹,接下來廣州將在發展郵輪產業出臺多項措施和政策,促進郵輪產業集聚和跨界融合發展,持續優化郵輪產業發展環境,助推廣州郵輪產業發展。而專家和業界人士也從多角度對廣州郵輪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希望廣州能高起點啟動郵輪制造業,大力支持發展本土郵輪船隊,盡快建立郵輪旅游市場服務監督機制,并在發展郵輪出境游的同時促進郵輪入境游。

    廣州要打造郵輪產業發展體系

    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指出,廣州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擁有世界排名第六、華南地區最重要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廣州港,以及支持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軟硬件條件優越。“接下來將加快完成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國際通用碼頭、國際郵輪碼頭等工程建設,進一步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建成立體化港口綜合交通網絡;繼續拓展與歐美發達國家和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國際班輪航線;加快引進國際知名的郵輪公司落戶廣州;大力發展航運物流、船供配送、郵輪維修等現代航運服務業和航運總部經濟,構建國際一流水平的郵輪產業發展體系,形成對郵輪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航運樞紐。”廣州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林國強表示,廣州接下來將通過加快建設多功能、智慧化郵輪母港,加快郵輪產業集聚和跨界融合發展,持續優化郵輪產業發展環境,助推廣州郵輪產業發展。

    據了解,2016年,南沙共靠泊國際郵輪104艘次,進出港旅客達32.6萬人次,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三。今年第一季度也實現了快速增長,運營出入境郵輪艘次和旅客吞吐量分別增長達80%和66.7%。為推動郵輪產業發展,廣州于2016年底出臺了《關于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將廣州建設成為集郵輪碼頭、口岸通關、免稅商城、觀光旅游和主題酒店于一體的亞洲最大郵輪母港之一。下一步,廣州計劃從設立郵輪公司、郵輪公司業務發展、組織游客、郵輪代理服務公司、港口運營服務等七個方面對郵輪產業發展給予支持,推動廣州郵輪產業做大做強。

    廣州應高起點啟動郵輪制造業

    會上,交通部水運局法規處處長羅德麟透露,我國郵輪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多可喜的進步。在郵輪設計和建造方面,上海將建造大型郵輪,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將建3萬至5萬噸的郵輪;從中游看,港口運營和郵輪運營發展較快、較好,發展速度驚人;下游也取得很大進步,不過金融、法律、人才培養、物資供應等方面還是處于起步期。

    在提到郵輪制造業上,羅德麟認為目前國外船廠對郵輪建造的供應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因此中國郵輪制造業仍有發展空間。同時,他提到在郵輪運營方面,目前各大郵輪公司都站在自己角度上來提供需求,船舶進入有點無序,造成市場供給有重復和過剩,接下來相關部門也在考慮如何規范和調整。

    對于我國郵輪產業存在的弱點,亞洲郵輪學院理事會理事長、上海海事大學前副校長肖家寶直言,我國郵輪地區發展不平衡,郵輪旅游發展和對當地經濟貢獻度不平衡,是個過路經濟;缺乏進入上游的核心技術,比如郵輪的建造和運營;盡管***頭,但在郵輪管理體制、服務質量、管理流程、政府和企業的協調、郵輪人才培養等方面不足;郵輪市場滲透率進展緩慢,出境游客大大高于入境游客的增長率。

    廣州將啟動郵輪制造業受到與會者的關注。中交協郵輪游艇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認為,造船業中航母和郵輪是兩個指標,如今我國航母已經造出來了,接下來應該造郵輪。鄭煒航說,目前郵輪的蛋糕只有德國、意大利、芬蘭和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吃到,而作為中國南部的郵輪建造基地,廣州或將成為中小郵輪建造基地,應該要高起點啟動。

    除此之外,對于目前廣州郵輪產業應該怎樣發展,鄭煒航還提出了五點建議。首先是南沙國際郵輪碼頭要提前做好營運準備,要注意游客的舒適性和通關的便利性。其次應大力支持發展本土郵輪船隊,目前在中國運營的主要是國際郵輪公司,如何利用政策、稅收等紅利來吸引中國資本投入郵輪運營,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考慮。第三,及早布局郵輪服務業。郵輪的產業鏈很長,一艘郵輪上的各項用品超過1萬件,而其中在中國采購的屈指可數,服務業、酒店用品、人才培育等多方面要加強,利用廣州優勢完善郵輪產業鏈。第四,應盡快建立郵輪旅游市場服務監督機制,不要讓市場惡性價格競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第五,在郵輪入境游方面,廣州去年是空白,應該要促進郵輪入境游,讓更多外國人坐著郵輪來中國,將廣州優質旅游資源傳達出去。

    業界聲音

    云頂郵輪集團總裁朱福明:

    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沙成為國際一線區域郵輪中心的目標指日可待。目前廣州南沙郵輪母港發展勢頭良好,但也要平衡好市場秩序。在推動入境游上,希望政府參照上海做法,為外國游客提供郵輪入境免簽政策,吸引更多游客來廣東或來廣州登船。此外,還希望相關部門能處理好南沙港管理運營方面的一些問題。

    天津郵輪游艇協會會長李培生:

    加強對郵輪產業的宣傳和推動,以及“郵輪就是旅游目的地”概念的推廣;需要政府部門牽頭,加強對郵輪產業的引導和指導;加強城市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信息共建,共同研究產業發展中的問題。

    地中海郵輪中國區總經理黃瑞玲:

    在入境游上,廣州會是地中海郵輪進入中國的第一個港口。在此也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對旅行社做更多的扶持,為郵輪公司銷售等提供更多培訓。同時,建議對目的地的開發提上日程。因為郵輪“回頭客”選擇的依據是目的地不一樣,廣州線路開發比較豐富,北上、南下都可以,但客觀來說,日本吸引力更強,東南亞的吸引力不那么強,是不是可以開發多一些目的地,以及加強和北方港口的聯動。

    來源:南方日報記者 張婧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