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克拉克森研究:中國海上油氣開發的征程

    在過去二十年間,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讓其對一次能源的需求量翻了近三倍。除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來源。因此,一方面能源進口量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中國也積極地在海域內進行勘探和生產以滿足能源需求。


    圖中柱形顯示中國主要涉及海上勘探開發的海域內油氣田數量,按油氣田的狀態劃分。插入的柱形圖顯示在中國海域作業的海工類船占全球船隊的比例,按海工船型劃分。其中,大部分船舶/裝置由中國船東擁有。

    始于淺海

    截至2017年5月初,中國海域共發現319個油氣田,其中163個已經投產。而在中國海域作業服務的海工船舶/裝置占全球海工船隊的5%。此外,預計2017年中國的油氣生產總量(443萬桶油當量/天)有15%會來自于海上油氣產量。

    當然,取得這樣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中國現代油氣開發可以認為始于1950-60年代,當時松遼盆地大慶油田被認為是陸上油氣田的重大發現。但是直到1980年代末期,海上油氣田開發都非常有限。像許多國家一樣,中國的海上油氣開發始于淺海水域,如渤海灣、珠江三角洲和北部灣。直到現在,中國正在生產的海上油氣田中依然有139個位于這三個區域,相當于中國所有活躍海上油氣田的87%。并且,這139個油氣田中有76%是采用固定式平臺進行生產。對淺水海域勘探和生產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在中國作業的海工船隊結構:例如,全球活躍的自升式鉆井裝置中有11%是在中國海域服務的。

    躍進深海

    不過近些年來,對油氣產量的需求加快了中國進入深海油氣勘探和開發的步伐,例如對中國東海,鶯歌海盆地及中國南海的開發。不過,目前來看,發現的油氣田中只有13個水深超過500米(第一個超500米水深的海上油氣田發現于2006年),而其中僅有2個已投產,即荔灣3-1和流花34-2,均位于珠江三角洲。所以,對高規格的浮式鉆井裝置,可移動式生產裝置及海工輔助船的需求依然有限。中國深水油氣田開發由國際石油公司主導,而現在中海油也開始嘗試獨立開發。不過,油價下跌后勘探開發的進度放緩,中國國家石油公司傾向于謹慎考慮更深水的項目如陵水17-2/22-1及流花11-1。

    征服海洋

    OPEC達成減產協議后,中國海上油氣項目似乎可能有所恢復,報道稱中海油計劃在未來5年內增加120口勘探井。但這依舊存在未知因素,比如周邊的一些國家存在不同主張。另外,考慮到涪陵及一些地區的陸上頁巖氣田也在計劃增產,這可能會分散一部分投資。

    所以現階段來看,繼續深水領域的勘探開發顯然存在不少挑戰和風險。但正如中國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經濟體,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也將繼續發揮其影響力。從基本面看來,中國邁向深海油氣開發的征途還遠未結束。

    來源:克拉克森研究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