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我國首座深海柔性復合管生產基地在舟投產

    很多人或許想不到,穿梭于海底的一些高性能輸油輸氣柔性復合管,近三十年來,其關鍵技術一直被美國、法國、荷蘭的三家企業所掌握,我國相關企業使用柔性復合管須從國外高價進口。

    但從現在開始,這種受制于國外的局面開始扭轉。9月27日,國家“863”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舟山海洋產業集聚區恒安泰新型海洋柔性管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一期)投入試生產,這是我國首座深海柔性復合管生產基地。

    當天,出席在這里召開的國家“863”計劃柔性海底管道關鍵技術研討會的專家,對項目研究成果和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給予高度評價。稱贊這是總部設在河北的恒安泰集團,繼開創我國柔性復合管產業及首創全球第一的井下復合柔性管之后,在深海石油勘探開發又做出的重大貢獻,是向黨的十九大獻出的一份厚禮。

    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投資近10億元,總用地面積167畝,主要投資建設柔性復合高壓輸送管產品生產線、配套碼頭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建成后將形成年產400千米海洋柔性管道的生產規模,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額12億元,創利稅2.4億元。


    柔性復合管是由多種高分子原材料制造的非金屬管材,具有抗腐蝕、抗結垢、承高壓、易施工、壽命長的特點。

    “從國外進口海洋柔性復合管每米需要20萬元人民幣,而我們的價格僅為其五分之三。”河北恒安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慶義介紹,企業于2015年4月租賃集聚區內廠房開展先期準備工作,于2016年3月正式啟動生產基地的施工進程。

    該公司從2004年就開始了海洋柔性管的前期調研工作。2012年,國家科技部在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將海洋柔性管列入重大研究項目之一。針對海洋環境的特殊要求,科技部經過調查研究,決定將這一項目交給在全國柔性復合管行業領軍企業,并在淺海柔性復合管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河北恒安泰集團。海洋柔性管研發推進力度加大,經過5年努力,關鍵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我國國內塑料管材每年需求量為45萬噸,2020年將達到75萬噸,這其中柔性管占了一部分。”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協會副理事長杜建榮說,該項目的投產,將填補國內大規格海洋軟管領域空白,為國家能源戰略提供安全保障,為我國海洋、大陸架及海外市場的能源開發,提供產業支撐和配套服務。
    補充
    海洋柔性管道

    海洋柔性復合管包括:動態與靜態柔性立管,靜態輸送管,海底跨接管,水上跨接管與伸縮接頭。柔性管在海上油氣田上有多方面的用途,包括:生產、氣體提升、氣體注入、水注入和不同輔助管線(飲用水和液體化學制品管線)。

    海洋石油是未來大陸石油的接替領域,隨著海上油田資源的不斷發現,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產化正成為我國油氣工業能否成功走向深水的關鍵因素。海洋石油管道是海洋工程裝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海上石油開采中,海洋石油管道將海上油、氣田儲油設施或陸上處理終端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使海上生產設施各環節通過管道形成相互關聯、相互協調作業生產操作系統。其中,海洋柔性管安裝效率高,海底適應性強、可以回收,并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在海洋石油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1970年,海洋柔性復合管開始用于應用于巴西,遠東和地中海地區,如北海挪威海域、西非安哥拉海域。目前應用的案例不斷增多。

    來源:海洋油氣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