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以“降低企業杠桿、優化債務結構”的國企改革實踐正在進入深水區。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全球排名第一的船舶航運類企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601989)通過推進內部企業的軍民融合式重組整合主動削減過剩產能,把產業重組整合與提升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水平、提質增效相結合,加速推進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業績虧損局面得到扭轉。
軍民融合式重組突圍
近年來,受到國際船舶行業周期性低迷影響,中國的船舶制造企業發展迎來嚴峻挑戰。
以中船重工為例,旗下的船舶、海工總裝及配套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資產負債率高企等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中國重工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船重工”)的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0%、82%。如何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改善財務狀況成為中國重工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據中國重工方面介紹,2016年以來,公司啟動了以軍民融合為主體的大規模整合重組:計劃通過子公司大船重工和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山船重工”)的整合,子公司武船重工和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船重工”)的整合等,削減產能500萬噸。
根據中國重工2017年9月14日發布的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投資人持有的“大船重工”42.99%股權和“武船重工”36.15%的股權。此前,公司公告,引入8家新股東實施市場化債轉股,以債權或現金的方式對大船重工、武船重工進行增資,合計約218.68億元。
中國重工董事長姜仁鋒告訴《中國經營報》:目前旗下船廠的內部整合已基本完成,“山船重工”成為“大船重工”子公司,“北船重工”成為“武船重工”子公司。通過整合,中國重工在削減過剩產能的同時,深入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專業特色突出、規模適度的海洋裝備制造企業。
據中國重工方面介紹,在削減過剩產能的同時,公司基于“聚焦主業主責、聚力興裝強軍”的戰略考慮,近年來也在持續進行內部資產整合及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突出海洋裝備研發、設計、制造主業。據了解,近兩年,公司先后完成了向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600482)轉讓下屬6家子公司股權,完成與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合資設立柴油機公司,完成向關聯方轉讓下屬杰瑞控股的股權等。“上述一系列動作有利于公司優化業務結構,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增強盈利能力,集中精力打造海洋裝備專業化企業,保證公司持續穩定發展。”姜仁鋒稱。
產業升級應對行業低迷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7年1-8月份,全國造船完工31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1.4%;承接新船訂單158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1.3%;8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11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比2016年底下降18.6%。新造船市場的低迷所帶來的生存難問題仍然困擾著我國船舶工業的健康發展。
在此背景下,作為船舶制造的排頭兵,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及中國重工必須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據姜仁鋒介紹,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公司一方面結合全球經濟及貿易形勢的變化,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同時,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步伐,充分利用全產業鏈優勢,實現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實現由產品制造商向綜合服務提供商的轉變。
在姜仁鋒看來,大型船企在資金、技術、綜合實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行業低迷之下,這種優勢進一步凸顯。據他介紹,公司通過加大船型研發對主力船型進行了優化升級和更新換代,船舶性能提升明顯,更經濟、安全和環保,大大提高了船舶經營的競爭力;同時,通過結構調整、智能制造等不斷提升“雙高”產品比重,加速推進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發展。
此外,通過開展特種船舶、深海漁業養殖裝備的研制和應用,公司在細分市場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據了解,在該領域,中國重工今年上半年已向挪威交付了世界首座大型全自動半潛式智能漁場“海洋漁場1 號”,其完成的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填補了海工行業多項科研和施工空白。
“一帶一路”助推軍貿業務發展
在深化內部改革、尋求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也為屬于軍工央企的中船重工集團和中國重工的軍貿業務拓展了發展空間。
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集中了不少由于武器研發生產能力較弱而對武器進口依賴性較強的國家;同時,伴隨著中國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武器裝備的國際競爭力也在逐步提升。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報告,當前,中國緊隨美國、俄羅斯,在軍貿(武器出口)方面名列全球第三。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實踐的深入,中國軍貿業務的市場前景有望進一步打開。
這對于中國重工而言也意味著良好的國際軍貿市場機遇。
據介紹,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軍工上市公司,中國重工一直是我國海軍裝備的主要供應商,承擔著國防建設的重要使命,在海洋防務裝備領域擁有先進的設計研發制造能力,在軍貿市場也有著重要地位。
中國重工透露,公司目前已經同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馬來西亞、尼日利亞等多個國家建立了良好的軍貿合作關系項目,軍貿業務涉及公司的護衛艦、巡邏艦、濱海任務艦、常規潛艇等多個型號艦艇,已完工或交付多個項目。
未來,公司還將依托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一帶一路”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結合全產業鏈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軍貿市場的競爭力,提升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并不斷培育新產能,為產業發展創造新的動力,逐步實現向海洋裝備制造產業鏈的高端延伸。
來源: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