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克拉克森研究:航運市場回顧與展望(2017年秋季)

    本篇摘自克拉克森研究出版的《航運市場展望(2017年秋季刊)》市場綜述部分。報告已于近日發布,訂閱用戶可通過在線航運數據庫SIN及WFR下載閱讀。

      

    綜述

      

    在6個月前回顧航運市場時候,我們看到當時的市場在2016年跌到最低點后出現了一些改善的跡象。這些改善慢慢展現出來,目前克拉克森海運指數從2016年歷史最低點上漲5%,但是這一指數自金融危機以來依然已下跌了15%。部分細分市場在今年出現明顯的改善,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收益較2016年分別上漲了54%和21%,船東間也表現出更多的樂觀情緒。油輪市場進一步放緩,氣體船市場疲弱。海工市場在經歷連續三年大幅下滑后可能已經“觸底”,但是市場挑戰依然存在。滾裝船,渡輪以及郵輪市場繼續著良好的表現。

      

    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增速回升,美國,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出現明顯的快速擴張,中國經濟的表現繼續超預期。相比去年3.2%的增長,全球經濟預計在2017年增長3.5%,并在明年進一步增長。大宗商品價格的適度上漲也支撐一些以商品出口為主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

      

    海運貿易量

      

    今年截止目前,全球海運需求大幅改善,貿易量預計達到115億噸,相當于人均1.5噸以上。海運貿易增速預計在今年會創下自2012年以來最快的記錄,達到3.7%,而2016年為2.8%(按照噸海里來計算,2017年海運貿易增速預計會達到4.1%)。受益于中國穩定的進口需求以及恢復增長的煤炭貿易,全球干散貨海運量預計在今年增長3.7%,高于去年1%的增速。2017年集裝箱海運貿易量預計增長5.1%,為近三年最快的增速。今年全球石油海運貿易增速預計會從去年的4.2%下滑到2%左右,長距離路線上的原油貿易依然穩步增長。液化氣和化學品的海運貿易增速預計在今年繼續攀升。海運貿易的焦點依然集中在亞洲,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可能將帶動海運貿易下一階段的發展。

      

    新造船

      

    新造船訂單數量在今年回升,雖然是和去年(30多年來最低的水平)較低的水平相比。按載重噸計算,今年的新簽訂單量預計增長69%,但這也是自2001年以來第二低的水平。今年至今,僅有108家船廠接到訂單(1,000GT以上船舶),較2008年的600多家大幅下滑。手持訂單量相較兩年前下滑45%,達到18,200萬載重噸(1,700億美元),為目前船隊規模的9.5%。延遲交付和“未交付”依然是普遍的現象,但是船廠的交船量預計在今年保持穩定,而2018年則會下滑26%至7,500萬載重噸。盡管日本船廠的手持訂單對于生產的保障最強(可以維持船廠2.2年生產),預計中國會在今年奪回全球造船第一的位置。

      

    拆船及二手船交易

      

    到今年目前為止拆船量有所放緩,總計2,390萬載重噸,低于去年4,460萬載重噸。由于市場改善,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拆解量減少,油輪的拆解量上升。全球船隊規模預計在今年增長3.5%,高于去年3.1%的增速,但是預計明年將放緩到2.4%。二手船交易市場今年依舊保持活躍,前8個月共計1,092艘船舶進行交易,其中40%是散貨船。散貨船的二手船價格在今年年初上漲,同時市場上,尤其是來自希臘船東的購船興趣增強。油輪二手船價格在經歷去年下滑后保持穩定。融資結構和來源的變化正在影響著船東獲取資金的能力和渠道,而市場的整合則是潛在的趨勢。

      

    環保規則

      

    環保規則規范的進程繼續加快,最近的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通過了更新的壓載水公約實施時間表,同時設置了碳排放減少的目標。2020年執行的船舶燃油硫含量限制引起對燃料油品種和排放處理技術的激烈討論。航運市場對數字技術的討論也在加快,預計會增加對船舶運營的影響。

      

    結語

      

    得益于更加樂觀的需求走勢和更適度的運力增速,整個航運市場開始看到一些改善以及過剩運力的減少。挑戰明顯依舊存在,一些細分市場依然承受壓力。但是構建市場進一步的復蘇的工作看起來正在實施。就研究航運市場周期的下一階段而言,造船產能,貿易發展和船舶融資依舊是關鍵問題。

      

    來源:克拉克森航運情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