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根治非法拆船“頑疾”,如何才能“藥到病除”?

    從禁止洋垃圾進口“新政”**,到進口廢物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檢查行動,回顧2017年,拆船業經歷的兩場環保“風暴”,讓整個行業感受到了“痛楚”,也引發了諸多思考:如何治理非法拆船“頑疾”、規范拆船活動?如何提高發展質量、做強做精拆船業?在新形勢下,拆船企業自身又該如何謀求創新發展?




    2017年2月的舟山長宏國際產業園拆船基地現場。來自中國海洋在線。作者:姚峰

    禁令

    2017年,一則“禁令”,讓不少拆船企業為之一“驚”。

    去年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將分批分類調整進口管理目錄,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進口時間表,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那么,進口廢船作為限制進口類固體廢物,是否應當作是洋垃圾而“拒之門外”?

    業界及相關專家呼吁,廢舊鋼船不是洋垃圾,關于禁止洋垃圾進口的相關規定不應“一刀切”。其理由也很充分:首先,中國作為造船大國,每年建造出口全球市場的船舶數量龐大,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按照“誰生產誰回收”的國際慣例,我國應承擔部分出口船舶的回收義務,并且進行規范、環保拆解。

    其次,廢舊船舶不同于其他固體廢物,各國政府在船舶建造、維修、營運中的有害物質清單管理較為規范,報廢拆解船舶的各類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再者,拆船業是船舶工業循環發展全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老舊船舶淘汰拆解對于廢鋼資源循環利用、減少海洋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是世界主要拆船大國之一,拆船量占全球總量的近四分之一。中國拆船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會員企業2017年累計拆解國內外廢船(商船)超過190艘,近128萬輕噸,回收各類廢舊金屬材料及其他可再生資源100余萬噸,節約近500萬噸煤和鐵礦石資源,減少13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廢船資源再利用為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痛點

    我國拆船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拆解進口廢船起步,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相關行規公約、綠色拆解標準規范已逐步完善,綠色拆解能力得到國際社會認可,骨干拆船企業在國際上也具有較強的綠色拆船競爭優勢。

    然而,社會公眾對拆船業的污染環境、“臟亂差”的“刻板印象”仍未改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部分地區存在的違法、非法拆解活動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我們企業附近就有一些從事非法拆解的小企業,這些企業沒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尚不具備拆解資質,硬件設施設備也不符合要求,卻明目張膽地進行沖灘式拆解等。附近的居民發現這些企業不時有濃厚的黑煙冒出來,就到相關部門反映舉報,這給外界造成了拆船污染嚴重、臟亂差的負面印象,而通過環評的正規拆船企業也因此受牽連。”江門市中新拆船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焯權告訴記者,非法拆解一直是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頑疾”。

    非法拆解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敗壞環保拆船行業名聲,更會帶來諸多環境污染、安全隱患問題,成為拆船業的“痛點”;杜絕大量散亂的非法廢船交易、拆解行為,成為當前拆船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這個問題也讓環境保護部等相關政府部門感到“頭疼”。打擊取締非法拆船廠、規范拆解活動,給相關執法部門帶來了挑戰。“非法拆解難發現、難管理、難根治,受多方面原因影響,相關執法部門要清理這些散亂、‘游擊式’的違法拆解企業,面臨重重困難。”梁焯權說。

    如何根治散亂的非法拆解,實現拆船業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各方都在積極探索、思考。

    事實上,早在2009年,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等部門就已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發展拆船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祛除”非法拆解“頑疾”、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開出了“藥方”。

    準入

    《意見》明確指出,要規范行業發展、實施定點拆解,嚴格行業準入、建立拆船行業準入標準和退出機制;各級環保、海事、漁業等部門嚴格審核船舶拆解企業的選址、環保設施、污染治理能力等情況,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對各地拆解場所進行專項整頓,堅決取締非法拆解點和污染嚴重的拆船廠。

    2016年,國務院對1988年頒布的《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作出修改,明確提出設置拆船廠必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即需對拆船企業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狀況、拆船規模和條件、拆船工藝、防污措施、預期防治效果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才能開工進行拆解活動。

    然而,相關文件規定和要求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執行,很多不具備拆船資質、未經過環境影響評價的企業,依舊“大張旗鼓”地從事非法拆解活動,甚至一些由政府部門指定的定點拆解企業,也沒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國拆船協會在2017年7月走訪調研部分內河船、漁船拆解改造定點廠時了解到,個別企業負責人尚不知道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更毋用說按要求進行環評。

    2017年12月29日,環保部規范拆船環境保護工作項目專家咨詢會在福建省泉州市召開。會上,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通報了環保部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規范拆船行為研究方面的進展情況,江門中新、江陰夏港長江、浙江宏鷹拆船有限公司等拆船企業代表,中國拆船協會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圍繞根除非法拆解亂象、落實規范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只有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取締沒有拆解資質的非法拆解企業,盡快制定各類可統一執行、可量化評價的拆船分類評估指標、拆船企業環境保護考核標準以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導則等標準,才能真正規范拆船市場,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正名

    “拆船業的發展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契合可持續發展需求。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前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拆船業應當‘理直氣壯’地積極參與,堅決打好依法清除非法拆船的‘攻堅戰’,根除拆解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中國拆船協會會長謝德華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廢船定點、綠色拆解,為拆船業‘正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大了環境保護監管、督查力度,積極推進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防治“攻堅戰”。2017年7月,環保部組織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全面檢查從事加工利用進口固體廢物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情況,部分拆船企業接受了專項檢查。

    “環保法規趨于嚴格以及進口廢鋼船政策調整,拆船行業或將進行一輪深度調整,一些拆船企業可能在‘重新洗牌’中面臨生存選擇。”梁焯權告訴記者,在環保督查壓力下,拆船企業在環保設備方面的投資勢必會增加,相應生產成本也會提高,不少小企業可能因為無法承擔高成本壓力,選擇退出拆船市場,而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則會在‘大浪淘沙’中繼續生存下來。

    不過,梁焯權認為,這并非是壞事。“拆船業的發展不能總是強調做大規模,在限‘量’的模式下,更要注重‘質’的提升。”梁焯權表示,拆船企業還應借鑒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做強做精。

    “我們并不擔心環保要求過于‘嚴苛’,相關行業規范制度和綠色拆解標準越嚴格,越有利于拆船業的健康發展。”在泉州舉行的咨詢會上,不少拆船企業代表紛紛表示。他們認為,不論何種船型,安全環保拆解的要求應該是一致的,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能統一制定、實施不同船型拆解規范標準;也希望環保部有關執法部門在環保專項檢查和污染巡查中重點關注非法拆船企業,嚴厲打擊違法拆解活動。

    維持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企業發揮主體作用,政府、企業、協會相互配合、支持,也需要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謝德華表示,拆船協會將繼續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的聯系、溝通,針對國內各類廢船流向管理、安全環保拆解、打擊廢船非法交易與拆解等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反映企業訴求,努力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為拆船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契機

    拆船業是一個周期性較強的行業。一般來說,航運旺,則拆船衰;航運衰,則拆船興。在30多年的發展中,很多拆船企業把握行業周期性發展規律,在堅持主業的前提下,積極利用企業的場地、設施設備等拓寬生產經營領域,如貨物物流、中轉倉儲、材料加工、船舶修理、設備配件和港口服務等,提升企業在行業低潮期的抗風險能力。

    在不斷規范國內廢船拆解行為的形勢下,一些拆船企業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努力拓展業務領域,力爭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大連市寧遠拆船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企業的發展必須‘多條腿’走路,業務領域越寬泛,相應風險也就越低。”大連寧遠拆船公司總經理王敏昌說,正是看準了政府加強漁船管控、重點壓減淘汰老舊及木質漁船的契機,該公司找到了“多條腿”走路的機會。

    漁船報廢拆解是漁船管理的重要環節,規范漁船報廢拆解對于維護漁業正常生產秩序,防止新的“三無”(無船舶證書、無船名號、無船籍港)漁船產生,減少環境污染,促進漁業健康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減船轉產也是降低近海捕撈強度、養護海洋生物資源有效途徑。

    2012年9月,農業部明確提出對漁船報廢拆解實行定點拆解制度。海洋捕撈漁船應在船籍港所在地的漁船定點拆解廠進行拆解;小型木質海洋捕撈漁船可在船舶停泊地的指定地點就近拆解。

    大連寧遠拆船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在取得了漁船修造資格認證后,獲得了漁船拆解認可資質。2017年9月,該公司成功中標大連市某捕撈漁船拆解項目,負責拆解捕撈漁船91艘,包括71艘木質漁船和20艘鋼質漁船,合同總價值達200余萬元,還順利完成一家遠洋漁業公司4艘遠洋漁船的報廢拆解工作。

    王敏昌表示,漁船市場拆解需求龐大,沿海地區具備相應拆解能力的拆船企業可以爭取獲得定點拆解資格,積極在漁船拆解市場“分得一杯羹”。同時他也建議,應共同推進建立統一的各類船舶拆解標準和規范,促進拆船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中國船舶報  記者 敖陽利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