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2015年油輪和干散貨船的命運為何會兩極分化?

    今年以來原油油輪和干散貨船運送的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已跌至多年來的低位,但隨著2015即將過去,這兩種運輸船行業的命運卻出現兩極分化。它們的命運也許就是今年大宗商品市場形勢的最真實寫照。 油輪運費率目前處于8年高位,這個行業在經歷多年頹靡后正蓬勃發展,但運送鐵礦石和谷物等的干散貨船行業卻深陷危機,運費率徘徊在紀錄低位。

    阿拉伯灣至日本標準航運線路的最大型油輪的每日運費較去年同期上升44%至11.1萬美元,而最大干散貨船的日均運費則年比下跌45%至6700美元。




    貨船的供應是一個關鍵因素:油輪船隊過去幾年增長緩慢,而需求已經趕上了供給;相比之下,中國進口飛漲和美國QE“撒錢”時期訂購的一批干散貨船直到現在才推出市場。


    油輪市場還搭上了另一趟順風車。每當原油價格出現壞消息,對于負責運輸的油輪行業都是一劑“強心劑”。歐佩克拒絕減產、伊朗原油出口制裁被撤銷以及原油庫存增長都確保油輪的需求不斷上升。

    著名海運咨詢機構Clarksons的Frode M??rkedal稱,美國上周撤銷實施了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使油輪市場再受鼓舞”。然而,造成兩種貨運船命運如此分化的不僅僅是供應面的問題。摩根大通的Noah Parquette寫道:

    影響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需求面的因素是不同的。原油價格低廉是因為供應過剩,但原油的需求是強勁的,價格下跌有助提高需求。當庫存增加的時候就需要把原油運走,原油的總供應導致供應鏈過剩,油輪被困在港口,從而大大降低了油輪的供應。至于干散貨,鐵礦石和煤礦等大宗商品的供應大量增加,但同時需求方面也出現問題。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對于鐵礦石和煤礦的需求都有所減少。




    摩根士丹利的Fotis GiannaKOulis警告,更慘的情況可能還在后面:中國計劃削減鋼鐵產能過剩的做法可能暗示,干散貨貿易遭遇的是結構性轉變而非周期性疲軟;船隊虧本運營可能導致某些公司貸款違約,迫使它們重組。

    以下是某些最大的干散貨股票,大部分在過去15個月已經下跌90%甚至更多。




    來自金十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