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我省作為我國海洋經濟試點省份,如何加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今年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馬照南、駱沙鳴提交了《關于籌建“福建海洋學院”本科高職教育的建議》,認為應破解我省在海洋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滯后的瓶頸,以泉州為主要辦學地,探索建設“福建海洋學院”或“福建海洋大學”。
“海洋經濟已被列為中國經濟重要增長點。”馬照南、駱沙鳴表示,放眼全國,遼寧、山東、上海、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均有海洋大學,但我省至今缺失,僅泉州海洋職業學院和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高職院校。
為此,馬照南、駱沙鳴建議,以泉州市為主要辦學地,在“泉州海洋職業學院”基礎上籌建“福建海洋學院”,從而充分利用泉州海洋經濟發展優勢、海洋歷史文化積淀、海外華僑華人優勢,打造一座以全面對接國家海絲戰略需求和福建海洋經濟產業為目標的、以高等職業本科教育為辦學層次的創新型混合所有制的“福建海洋學院”或“福建海洋大學”。
在泉州籌建“福建海洋學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必要性:能滿足服務海洋經濟產業和培養“海絲”人才的迫切需求;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東南亞華僑華人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綜合基礎條件優越。就辦學定位而言,“福建海洋學院”應以泉州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文化背景,確立高等職業本科辦學層次,以培養船舶制造、遠洋捕撈、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礦產與新能源利用、海洋儀器儀表、海洋化工等領域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以全面對接海洋經濟產業為辦學特色,輻射海絲沿路國家,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加快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辦學模式方面,可探索實踐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以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為主體,牽頭聯合泉州周邊的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石獅市海洋生物科技園以及泉州市海洋產業領域企業,組建混合所有制類型的“福建海洋學院”,實現省內海洋高職院校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