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與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聯袂打造的全國首條智能管加車間項目在武船集團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武船集團副總經理姚勝華,中船重工科技與信息化部及七一六所相關領導,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首席專家陳映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孟梅、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研究員李正建等行業外專家參加了此次驗收評審會。
專家組認為,該智能管加車間項目是船舶工業領域首條集各種先進智能化系統于一體的船舶管件制造領域高端裝備,各項指標達到了項目預設要求,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投入正式運行。
據了解,此次通過驗收的智能管加生產線是生產船舶管件的高端智能裝備系統,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企業信息空間工程系統(EISE)、數據信息綜合交互處理平臺——集中管控中心,以及自動立體倉庫、自動切割下料單元、自動打磨單元、自動貼標單元、自動組對焊接單元組成的柔性生產線構成,具備先進的視覺掃描識別技術、機器人自動組對焊接技術、物聯網技術、自動排產技術和數據雙胞胎技術,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高,自適應性強,實現了特定船舶管件從毛坯到成品的高度智能化生產。
2016年6月,武船集團與七一六所簽署了“智能制造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專業領域優勢,力圖打造一個船舶行業智能制造領域的精品示范項目。經過近兩年的項目建設,武船集團與七一六所克服重重困難,攜手完成了智能綜合管控平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企業信息空間工程系統(二期)、智能產線管控系統、柔性管加生產線系統等11個子系統的建設實施工作,通過業務和數據的集成,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年產約30萬根管件的示范生產車間,達到了要求的研制目標和技術指標。車間系統投產后,經6個月運行,穩定可靠,技術狀態良好。項目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