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郵輪巨頭嘉年華(Carnival)展開的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日本政府于上周宣布開環洗滌器排放的洗滌水對環境無害。
過去一年里,隨著新加坡、中國和富賈伊拉等主要航運地禁用開環洗滌器技術,開環洗滌器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審查。

然而,擁有全球第二大商船的日本已經站出來為開環洗滌器技術正名。
日本國土、基礎設施、運輸和旅游局(MLITT)準備了一份20頁幻燈片的演講稿,并于上周在國際海事組織(IMO)總部進行了演講。日本當局認為,含有化學物質,如硫氧化物、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的排放水不會對日本附近的海洋生物或周圍海水質量帶來不良影響。
演講中提到了對一艘8.2萬噸散貨船的船尾排放水進行稀釋后的仿真實驗,結果顯示船后方的湍流強度會在3秒內將洗滌水稀釋500次,1分鐘以內5000次。
對海洋生物造成的風險
船尾排放水稀釋仿真
使用CFD模型,對一艘8.2萬噸巴拿馬散貨船后方的湍流(渦輪)強度進行估算,然后計算出理論稀釋率;
對洗滌器排放的污染最為嚴重的樣本(MCR運行模式下的主機)進行仿真實驗。
結果:根據排放后時間間隔計算稀釋率

排放后,預計3秒后達到500倍稀釋效果;
排放后,預計1分鐘后達到5000倍稀釋效果;
日本官方結論是,開環洗滌器的使用不會對海洋生物帶來短期或長期的影響。
日方在演講中表示,日本國土、基礎設施、運輸和旅游局的立場是,只要能符合國際海事組織的排放標準,就沒有科學理由禁止開環式洗滌器的使用。
上周,在洗滌器技術投入巨資的嘉年華公司就備受爭議的洗滌水排放問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果。
該公司歷時三年,從53艘配備洗滌器的郵輪上收集了281份洗滌水樣品,然后將樣品進行評估并與不同的水質量標準進行對比,結果均符合標準。
現在,距離全球限硫令僅剩309天,在尾氣凈化系統上,船東的花費已經超過75億美元。上周,國際海事組織呼吁針對洗滌器應該進行更多的科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