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戰后亞洲首個擁有現代化航母的國家,印度一直都有著雄心勃勃的海軍發展計劃。
歷史上,印度曾通過買買買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雙航母編隊。如今,隨著舊航母接近退役,新航母后繼乏力難以下水,印度想要重拾雙航母榮光,只有再造一艘。
按照印度規劃,被定名為“維沙爾號”的第二艘國產航母,雖然是維克蘭特級的二號艦,但整體性能卻和第一艘大不相同,發生了質的提升!

首先要使用核動力裝置,排水量也從4萬噸提高至6.5萬噸,艦載機從40架提升到54架。此外,航母的結構也要發生變化:從滑躍起飛變為電磁彈射起飛。
從紙面數據上看,這艘航母一旦能建成,無疑會使印度海軍躋身世界最前列,甚至超越中國海軍。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以印度目前的造船水平,想要實現新航母計劃著實不簡單。

以印度現在建造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為例:該航母于2006年正式開建,期間經歷過3次“下水”,又發生過停工、失竊事件。現如今,依然躺在科欽船廠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舾裝工作。據估計,“維克蘭特號”的總造價將高達近30億美元,較最初預算增加了6倍。而這僅僅是建造一艘3.7萬噸排水量的中小型航母。
顯而易見,印度尚不具備大型航母的建造能力。這樣一來,只能找其他國家幫忙,不過這也是印度的慣用伎倆。

核動力裝置方面,首選項是俄羅斯。俄羅斯雖然沒有核動力航母,卻擁有核動力驅逐艦、核動力破冰船,在艦載核反應堆技術領域有足夠的經驗,忽悠印度是完全足夠。
至于電磁彈射器,印度肯定要從美國購買。早在2015年,印美兩國就簽訂了一攬子國防技術合作計劃,其中就包括美國將向印度轉讓30多項航母技術。

艦載機方面,印度的可選性就比較多了。除了不受海軍待見的國產“光輝”戰斗機外,俄羅斯的米格-29K、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甚至美國的F/A-18都是備選項。
據報道,印度多次利用航母對巴基斯坦實施戰略威懾。此前,印度海軍一直宣稱,印度需要裝備3艘航空母艦,以保證在印度洋地區有2艘航母可以隨時投入使用和保持作戰狀態。
2019年底,印度海軍向議會提交報告,當前艦隊中有15艘常規潛艇和2艘租借自俄羅斯的核潛艇,下一步還將建造18艘常規潛艇和6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并將對6艘潛艇進行升級改裝,以保證潛艇部隊作戰能力。
同時,印度一直希望打造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而建設海外軍事基地是重要的一步。目前,印度已在塔吉克斯坦、馬達加斯加、塞舌爾等多地部署軍事基地。
來源:環球火力點&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