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深夜,經過連續三天的搶卸作業,從秦皇島遠道而來的“東疆美”輪,在南通海事局的重點監控下安全駛離江蘇南通江心碼頭。55088噸電煤,一舉將江蘇南通電廠電煤庫存量拉升至10天以上,企業燃 “煤”之急瞬時化解。這也成為南通海事局推出“十四項服務舉措”全天候保障“蘇冀電煤航線”安全高效運行的又一成功案例。
此前一周,南通海事局宣布,將全面推廣先期試行的服務“蘇冀電煤航線”的14項舉措,集中精力打造“北煤南運”的航線特區。
據介紹,安全、便捷、環保、廉潔的“蘇冀電煤航線”品牌是江蘇、河北兩地海事部門共同發起的全國首個跨海區大航線創建項目,整條航線跨越渤海、黃海、長江江蘇段,距離長、運量大,保障要求高,管理復雜,涉及6500多艘船舶、近百家航運公司。這條航線的開通,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高運輸效益,對于航運企業無疑是個利好消息,而尤為關鍵的是“北煤南運”將因此更加平穩、高效。
南通海事局天生港辦事處處長袁孫華告訴記者,南通沿江分布著3家大型電力企業,電煤年吞吐量達到1975萬噸,參與運輸的船舶達3000多艘次——如何保障能源的安全平穩供應其實早就是南通海事部門的題中之義了。
此次推出的14項服務舉措包括:優先靠泊錨泊、一次登輪集中服務、開放式安檢、船員培訓、幫助企業利用深水航道獲得效益等等。在談到這些舉措對于電煤運輸的裨益時,性格爽直的“利電2”號輪船長老胡深有感觸:“這幾年,在跑船過程中,我們已經嘗到了甜頭。比如遠程電子簽證,只要動動手指頭,在手機上就能完成審批。這次南通海事部門服務舉措的升級,可以說是讓我們吃了‘定心丸’。”
事實上,從去年2月10日正式實行海船遠程電子簽證以來,南通地區已有232艘海船申請注冊并獲得電子簽證賬號。南通海事局全年共辦理電子簽證1.4萬艘次,占同期海船航次簽證的95.52%,節省行政相對人路途奔波和辦理時間約2萬小時,船舶快進快出成效明顯。
由于南通位于上海港和寧波港北部,在南通接卸來自北方的煤炭,再轉水、鐵或內河運輸,能夠很大程度上縮短北方港口煤炭南運的周轉時間。在目前電價下降、煤炭高庫存的情況下,南通海事部門推出“十四項服務舉措”服務品牌,對于貫通北方能源中轉基地和長三角能源消費市場具有重大意義。
南通海事局政委沈道明說:“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安全監管方式和創建合作共治格局,打好前站、下好‘先手棋’,為企業減負增效,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來源:南通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