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江科大新青年沈薇:薔薇花開一路香



    她一襲長發,一副黑框眼鏡,面帶微笑,目光堅定;她名為薇,如薔薇,朵朵精神,葉葉溫柔。兩種特質在她身上成就了科研創新路上的累累碩果,她是薔薇花開好顏色,笑看春風一路香。

    她生于1988年,2018年成為教授;她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她致力于腫瘤等疾病早期診斷技術的創新研發,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6項科研課題,已發表SCI收錄論文43篇,申請發明專利6件,PCT1件……這些耀眼的成績背后,是環化學院青年教師沈薇不懈努力的奮斗。日前,沈薇獲得第十三屆“鎮江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榮譽的獲得不僅是鼓勵,更是她一路用汗水奮斗的見證。

    科研創新:輕如燕燕欲凌空

    2016年,沈薇學成回國來到江蘇科技大學,適逢學校大力實施“533”人才工程,遇上好政策,有相應業績可以直接走海外綠色通道評教授。2018年,她憑借過硬的科研實力順利晉升為教授。

    在新加坡攻博的時候,沈薇參與過熱帶地區流行的登革熱的核酸檢測,“登革熱有四種血清的亞型,我做的檢測是可以同時檢測四種亞型的核酸,相對來說,效率比較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沈薇和唐盛所在的課題組與南京市疾控中心以及南通高新技術企業商談合作,希望做新冠肺炎疫情的高通量檢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就是檢測速度跟不上,現在還有外來輸入風險,目前是一人一份的試劑盒,我想做的就是把檢測的速度提上去。”沈薇想與唐盛老師的全自動化的檢測技術相結合來做核酸的高通量全自動化檢測,“希望在短時間內,比如說一兩個小時之內就能檢測幾十到一百個樣品”,但是,前提是要搭建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平臺,沈薇也正在與南京食品藥監局談合作,期待借助他們較好的實驗條件進行研究。

    應用研究:朵朵精神葉葉柔

    沈薇本科時學的是化學,博士讀的是生物分析化學,屬于理科,到了江蘇科技大學,發現學校特色鮮明,特別是學校有蠶業研究所這樣的國家隊,在新加坡做過核酸檢測的沈薇就想著怎么與學校的特色結合向應用方面轉型。能不能和蠶學方向相結合,比如家蠶病毒的核酸檢測?沈薇覺得,核酸檢測的方法學應該成為長期堅持的方向。

    去年,學校的自然指數排名逐漸上升,從183名到175名再到173名,這個排名主要看發表的自然指數的期刊,學校總的分數是5.08(FC值),沈薇和唐盛老師課題組貢獻了1.75,大概是三分之一。

    學校黨委書記葛世倫、校長周南平等非常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找到沈薇老師,跟她談科研方向、未來發展,這讓沈薇既忐忑又感動,不知如何面對領導,但領導平易近人,希望她在科研上再上一層樓,有更好的發展,這讓沈薇很是感動。沈薇定下了自己的個人目標,立足當下,把事情做好,把科研做在江科大。

    研究能不能更實用一些?目前,對于沈薇而言,基礎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章多一些,她特別想多做做應用方面的事情,她積極與江濱醫院合作,也在跟省內的一些企事業單位合作,“要不然就僅限在實驗室的話,總覺得沒有太多成就感。

    ”所以,在疫情期間,看到醫護人員非常辛苦,人手不足,“要節省勞力,讓醫務人員解放雙手,就要做到自動化檢測,就是把所有的試劑都準備好,只要樣品提取出來放上去就可以等待出結果了。”沈薇深信這一方向大有可為,要讓研究落地開花。

    師生相處:綠葉黃花相映深

    除了科研,沈薇大部分時間用來帶學生,她擔任了本科生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研究生現代儀器分析(雙語課程),留學生的全英文課程現代分析與測試技術等課程的教學,每個學期都在備新課,每周大概6節課左右,還要帶本科生畢業設計和研究生。

    “我覺得做科研就要有毅力,你如果沒有辦法堅持,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你再聰明也不行。”沈薇對研究生要求特別嚴格,首先就要吃得了苦,“周一到周五理論上都要在實驗室,周末自由安排,雖然不需要打卡,但是要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該完成的任務要完成,不然的話,你就只能犧牲周末的時間去做。”一篇文章和學生來回改個七八遍都是正常的,包括文字、格式、標點這些非常細致和繁瑣的工作,同學們常常覺得沈薇老師太吹毛求疵了,但是當大家讀了已經發表的論文后,就覺得這樣做是必需的。

    沈薇如綠葉,學生就是五顏六色的花,她和他們聊規劃,“大二下要做優秀生,大三的時候要做本科生創新計劃,本科期間盡量四六級考過,然后要做一些實驗的積累,大三下就可以參加一些比賽,比如創新杯、創新創業大賽等等,這樣大四的時候做畢業設計就輕車熟路了……”

    應用化學專業大四的學生朱安妮在沈薇老師的指導下獲得了第四屆全國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快要畢業了,她特別慶幸遇上這樣的好老師,“沈老師看起來挺嚴厲的,同學都開玩笑說這是來自女博士的威嚴,有時候覺得她的要求太刁鉆,有強迫癥,其實沈老師是個很溫柔的老師,從來沒有兇過我們,真正做科研的人,就需要這樣的嚴謹。”

    “沈薇老師會讓人不禁想要朝著老師那樣努力,雖然差距很大,但是還是想要成為老師那樣的人。”劉靜軒已經考入浙江大學讀研究生,她非常感謝沈薇老師在她考研期間的鼓勵和幫助。

    現在拿全額獎學金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讀博的孫俊從研二的時候進入沈薇老師課題組,在他眼中,沈老師就是榜樣,除了認真負責外,會讓人覺得很棒很想學習,她能把很深刻的問題用很簡單的語言講清楚,她很重視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后來申請讀博受益很多。

    成為“鎮江市十大杰出青年”,沈薇覺得以自己的資歷和水平入選實在惶恐,特別感謝校團委和學院的一路支持與幫助,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立足當下,把事情做好,把科研做在江科大,要如薔薇花開一路香。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