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午,一輛留觀人員轉運車輛駛出天津港碼頭,車上乘坐的是6名從中國香港籍貨輪“中能溫州”輪下船換班的中國籍船員,他們接受留觀后將回家休養、與家人團聚。另外5名中國籍船員已換班登船,即將隨船離港,開啟復工的航程。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暴發,國際航行船舶船員的換班成為疫情之下航運界面臨的一大難題。對此,在全力做好“外防輸入”、構筑牢固的海上疫情“防控網”基礎上,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海關、邊檢、海事等聯防聯控各成員單位,在天津港開辟出“更換船員綠色通道”,打通了船舶運營的海上“圍城”,促進換班船員有序流通。
截至5月12日,已有552名船員從天津港下船,488名船員完成上船,船東、船管公司及代理機構對新區高效、順暢的船員換班流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覺得這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直接的體現。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在國際航行船舶上工作的中國籍船員大概有8萬余名,截止到5月底,將有1萬名中國籍船員下船休假。但受疫情影響,現在僅有少部分船員能夠正常換班。
“濱海新區作為京津冀海上門戶,擁有世界級港口,國際航行船舶總量大,這里也是國際航行船舶船員換班的重要站點,預計近段時期因各種特殊原因下船的船員將持續增多。”濱海新區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水路輸入防控涉及的部門很多,為此從3月初開始,濱海新區就啟動了“天津港入境貨輪聯防聯控機制”,制定《實施方案》和應急處置流程圖,建立了與港航、邊檢、海關等部門協同的機制。而根據“船員換班”這一具體問題,新區又出臺了專門針對海外航行船舶船員下船的工作流程,對信息報送、登臨檢疫、分類處置、接駁工作、后續事項等方面,系統謀劃、科學布局、精準施策。
“這就好比是‘串點成線’,各部門在一個總體框架下,信息互通,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工作。來了新情況、新問題,大家就一起研究,細化舉措,無縫對接,推動防控工作有序進行。”該工作人員表示。
與此同時,新區防控指揮部及時將這些入境船員信息提前傳送到大數據中心,使船員“回家的路”更加暢通。
除了船員換班外,針對船員生病就醫等情況,濱海新區也有著周密的部署。“近期也接到過一些船員突發生病需要就醫的信息,比如前一陣有名船員手指斷裂,也有船員突發腦出血,‘聯防聯控’成員組一直堅持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盡可能幫助船員們解決實際困難,為船員和航運企業做好健康護航。”新區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船員是海運強港建設的基石,也是天津對外貿易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堅持以人為本,勇于擔當,在構建堅固的海上疫情“防控網”基礎上,濱海新區圓滿完成了一次次船員換班工作,為船員弟兄打通了一條溫暖的回家路,不僅獲得了極好的社會口碑,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港口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天津口岸在國際航運市場的口碑和影響力。
來源: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