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中國將建一批海洋核動力平臺

    2月26日在武漢舉行的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相關工作推進會,旨在推進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設。會議表示,
    要建設一批能夠滿足渤海等海域資源開發需求的海洋核動力平臺。

    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曾于1月27日表示,
    中國的海上浮動核電站(即海洋核動力平臺)正在規劃中。他說,中國致力于建設海洋強國,所以海洋資源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利用。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浮動式核電站示意圖,小型核電站可為南海島礁提供電力用于海水淡化等高耗能項目


    在去年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展上展出的浮動式核電站

    官方資料顯示,
    海洋核動力平臺屬國內首創,平臺技術可填補中國在民用核動力船舶領域的技術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對中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中船重工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該公司申報的
    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項目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
    同意,這將為實現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出席上述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相關工作推進會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的先進核電科技成果將應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設。

    中船重工上述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還“請中船重工集團與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動力技術基礎上,結合當前工業化水平和民用核電技術要求……盡早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突破”。

    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1月份,中船重工分別與中廣核和國家核電簽署了有關海洋核動力平臺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就共同推進海上核動力平臺項目建設開展合作。

    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忠不久前向媒體表示,中船重工七一九所將會依托其自身的優勢資源,用5年的時間建成國內最強的海洋核動力平臺產業集團。吳忠稱,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根據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而南海的規模則會更多。

    中船重工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朱涵超此前也向媒體表示,中船重工的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投資約為30億元。建成后,在全壽期40年內通過售電可實現銷售收入約226億元。為滿足渤海油田的能源需求,集團將先后批量建設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

    《中國海洋報》在2014年曾援用中船重工七一九所所長楊金成的話介紹,從上世紀50年代起,美國、蘇聯、日本、德國等國家就利用其成熟的核動力艦船技術,開展民用核動力船舶的研究,分別建造了多艘核動力商船和核動力破冰船。目前,俄羅斯擬建造8座海上浮動核電站,為其濱海城市的供電、供熱和海水淡化工程等提供能源。

    報道說,中國核動力平臺的研發已有近50年歷史,雖然已擁有多艘核動力艦船,但民用核動力船舶建造尚無先例。

    來自第一財經日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