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貿易及生產生活影響巨大,特別是國外疫情對我省船舶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逐漸顯現,導致國外新船訂單大幅下滑。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穩步推進, 生產秩序逐步恢復正常,但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仍存在較大差距。
一、 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三大造船主要指標增減互現
1、全省規模以上造船工業企業2020年上半年造船完工為400430載重噸,同比有所增長。其中福船集團公司造船完工累計完成109241載重噸,同比下降22.3%;漳州龍海地區累計完成31500載重噸,同比下降26.9%;福州地區累計完成10102載重噸,同比下降53.5%;福安地區累計完成122610載重噸,同比下降24.8 %。
2、1-6月份新承接訂單370074載重噸 ,同比下降40.9%。
3、手持訂單2150890載重噸,同比增長59.8%,由于疫情影響經貿往來,導致外貿訂單大幅減少,上半年新承接訂單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二)工業總產值:
全省規模以上造船工業企業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3.3億元,出口產值16.6億元,同比負增12.2%、12.4%;其中福船集團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5.9億元,同比增長1%;福州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74億元,比增14.8%;寧德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2.8億元,與上年同期負增12.4%;漳州龍海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9.7億元,同比負增21.5%;軍工企業完成1.65億元,同比增長19.8%。
(三)產品銷售收入:
上半年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累計為64.5億元,同比增長2.6%。除福船集團公司、軍工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出現增長外,其余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負增。其中福船集團公司累計為18.3億元,比增10.6%,軍工企業增長幅度較大;福州、寧德、漳州龍海等地區負增均超20%。
(四)修船產品產量/產值:
截止至6月底,全行業共完成修船613艘/18億元,同比負增43.5%/8.4%。其中福船集團公司累計修船29艘/1365萬元,同比增52.6%/-18.5%;漳州龍海地區修船163艘∕1.33億元,同比負增10.9%/39.7%;寧德地區累計完成修船231艘/10.9億元,同比增24.2%/-8.6%;福州地區修船182艘∕5.5億元,同比增-49.3%/25.5%,主要得益于福建華東船廠修船經營業績逆勢而上;軍工企業完成修船4艘∕1255萬元;艘數同比持平,修船產值同比大幅增長。
(五)船舶出口產值同比負增
全省船舶行業上半年完成出口產值16.6億元,同比負增12.4%。其中福船集團公司累計完成出口產值10.1億元,占全省船舶出口產值61%左右,游艇行業出口產值為6.5億元。
(六)經濟效益:
截止6月底行業虧損4.05億元,同比出現增虧。其中:福州、漳州龍海地區、寧德地區分別實現利潤1520萬元、990萬元和689萬元。除寧德地區同比增長30%外,福州地區、漳州龍海等地區均出現負增超3成,福船集團公司虧損同比增加。
二、經濟運行特點:
受新冠疫情及全球造船持續低迷影響,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處于下行壓力不減,國外經營接單更加困難,全行業面對不利的市場形勢,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保持相對穩定。
(一)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保進度拓市場,保持生產正常態勢。
一是福船集團公司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全力推進有序復工復產,目前產能恢復至同期水平。各生產企業集中既有力量優先確保重大項目、重大節點,實現廈船重工公司如期交付全球首艘7500車LNG汽車滾裝船、實現2800客滾船100%塢內搭載以及完成首批艙室單元按計劃節點順利進艙;馬尾造船公司建成國內首臺深遠海大黃魚養殖平臺“海峽1號”、完成萬米載人深潛器保障支持母船“探索2號”科考船首航、實現按時交付一艘87米平臺供應船。二是福安地區民營骨干企業福建華海晟世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企業經營狀況已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目前以建造3950噸干散貨船與承修遠洋漁船做為企業的主業;福建恒生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生產持續有序推進,當前以建造批量71米的遠洋漁船為重點;福建省易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福建省閩東賽岐經濟開發區申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福安市環澳船舶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新遠造船有限公司、福安市馬頭造船有限公責任公司等5家外輪定點維修企業,盡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但還是努力克服種種困難,逐步實現復工復產。三是漳州龍海眾多船舶企業生產經營已步入常態,今年的接單與生產依然向好,上半年新承接訂單40艘,合同金額達9.2億元。福建國安船業公司生產經營形勢逆勢而上,持續向好,目前船臺有5艘大型貨船以及出口東南亞1艘客滾船和1艘溢油船正按生產節點如期推進。四是福建華東船廠修船經營業績逆勢而上,今年上半年累計已完成修船109艘,同比增71%;完成修船產值5.2億元,比增125%。
(二)加快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全力以赴拓展營銷。
一是推進產業拓展。福船集團公司結合當前市場形勢,為加快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推動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福建船政重工公司、廈船重工公司突破非船鋼結構業務,上半年福建船政重工公司承接長樂C區25套吸力筒導管架訂單,計劃7月份開始投產;廈船重工公司承接3.78萬噸海上
風電鋼構,首個海上升壓站項目已開工,標志廈船重工公司在實施鋼構轉型升級上的跨越式突破;立新船舶工程公司在加快船舶產品更新換代的同時,積極拓展鋼結構業務,組建了福建立新宏源鋼結構加工基地。二是推進結構優化。福船集團公司開展深遠海養殖產業鏈項目研究,推進編制海洋產業基地規劃方案,上半年與福建宏東控股公司簽訂海洋漁業產業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福船集團公司在規劃布局海洋漁業全產業鏈上邁出重要的一步;上半年按計劃建成國內首臺深遠海大黃魚養殖平臺“海峽1號”,使海洋漁業合作項目向實施階段邁進。三是積極拓展營銷。福船集團公司各船企努力推進去庫存回籠資金,上半年實現去庫存落地項目2艘,回籠資金5.9億元人民幣;立新船舶工程公司堅持走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目前承建的船型包括散貨船、流刺網漁船、自卸砂船、漁業加工及漁業輔助船等,上半年新承接訂單14艘/8.5萬載重噸,同比增16.7%/440%,合同金額 1.98億元。
(三)穩步推進項目建設。
2020年上半年,全省船舶行業投入技改資金7062萬元。其中福船集團公司投入562萬元,對馬尾造船公司聯合車間、堆場、管加場地以及廈船重工公司薄板流水線等項目進行填平補齊;福安地區投入2300萬元分別對船臺進行升級改造;立新船舶工程公司上半年投入4200萬元,用于新建5萬噸船臺及配套260噸門吊項目。
三、問題和建議
2020年上半年,福建船舶行業受新冠疫情及全球造船持續低迷雙重影響,“接單難、商務難、融資難、盈利難”等問題依然突出,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任務依舊艱巨,全行業經濟總量下滑,海工船去庫存及租賃轉售任務仍然嚴峻,企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海外疫情存在不確定性以及2020年IMO還將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同時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和用工成本及環保成本上升的趨勢壓力,企業虧損局面短期內難以轉變。
面對嚴峻的船舶市場形勢,全行業要繼續推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強化管理提升。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產業發展及產品特色,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拓展市場,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努力破解疫情造成的營銷困境,千方百計有效化解庫存等突出問題。
來源:福建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