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教育部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聯合主辦的“2020全國海洋智能裝備創新大賽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暨2020海洋裝備創新賽”隆重舉行。大賽是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最高層次、規模與覆蓋面最大的賽事,代表了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內大學生創新競賽的最高水平。
本屆大賽以“創新引領、逐夢海洋”為主題,為期兩天,邀請到100位業界著名專家擔任評委,共有來自全國60所高校、532支代表隊的3000多名選手參賽,相聚云端對決。大連市科技局副局長蔣行海、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王俊利、江蘇科技大學副校長姜朋明、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泓等領導都蒞臨網絡參與了活動。
江蘇科技大學共有73支參賽隊伍,由船海學院牽頭,積極組織協調各學院參賽師生,最終江科大獲特等獎5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23項,獲獎數量及質量全國居首。
部分特等獎作品介紹
一種半潛雙蘑菇式風浪能混合發電平臺,本裝置有效地利用海上的波浪能和風能發電,高效地利用到海上的波浪能與風能資源,解決海上波浪能發電與風力發電不穩定的缺點,將波浪能發電裝置與支撐載體的相對運動最大化,保證發電效率。
兼顧空中監測的多功能新能源半潛式無人艇,搭載太陽能板與風機,實現太陽能與風能聯合發電,尾建搭載小型無人機,增加了監測區域與維度。既可以實現海面以及海下的監測任務,另外兼顧了空中的監測以及作業能力。
“海上保衛者”—雙M型槽道無人艇,本作品根據海洋環境以及未來作戰的實際需要,采用的“雙M型”無人艇,研究內容涉及自動駕駛、自主避障、規劃與導航、模式識別等多種方面,可搭載不同的傳感器及設備,執行監視偵察、水文地理勘測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