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核航母戰斗群13日駛入韓國釜山作戰基地。繼向朝鮮半島出動B-52轟炸機、核潛艇和4架F-22“猛禽”隱形戰機后,美軍又在代號為“關鍵決心”和“鷂鷹”的韓美聯合軍演期間派核航母進駐韓國,被認為是向執意進行核試驗和射星的朝鮮釋放出強烈的警告信號。近幾天來,半島南北雙方的相互威脅似乎已接近臨爆點:12日,美韓演練“突襲登陸和占領平壤”;同一天,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說,將以“解放首爾等韓國全域作戰”和“朝鮮式閃電戰”回應韓美。對于朝鮮與美韓的相互威脅持續升級,中國外長王毅在訪問莫斯科時呼吁,各方不應再相互叫號,應努力防止局勢失控。他同時強調,美國想在韓國首先部署“薩德”系統遠遠超出朝鮮半島實際防御需要,直接損害中俄的戰略安全利益,也將破壞地區戰略平衡,引發軍事競賽。
“韓美演練占領平壤”
韓聯社13日稱,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航母戰斗群當天上午11時許駛入韓國釜山作戰基地。“斯坦尼斯”號航母戰斗群除了“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外,還包括“斯托克代爾”號驅逐艦,“鐘云”號、“勞倫斯”號、“莫比灣”號導彈巡洋艦以及第9艦載機聯隊、第21驅逐艦中隊等。其中僅“斯坦尼斯”號核航母上就搭載有F/A-18“大黃蜂”戰斗機、EA-6B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等80多架飛機,艦員約6500人,堪稱“漂浮的軍事基地”。報道稱,破壞力強大的美國戰略武器來到朝鮮眼皮底下,彰顯了“一旦朝鮮挑釁將嚴懲不貸”的決心,向朝鮮釋放出強烈的警告信號。
幾乎與此同時,韓美超大規模“雙龍”聯合登陸演練正在韓國慶尚北道浦項一帶海邊緊張進行。韓國《中央日報》13日稱,“雙龍”聯合登陸演練是美韓“鷂鷹”聯合軍演的組成部分。于12日開始的“雙龍”登陸演練有1.7萬兵力、30艘軍艦和70架各類軍機參演,規模堪稱史上最大。除了美韓軍人和裝備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派130名和60名軍人參加這一演練。
“韓美集中演練突襲登陸和占領平壤”,韓國紐西斯通訊社這樣形容“雙龍”登陸演練。按照計劃,韓美大批登陸裝備和人員在空中掩護的支援下強行在“朝鮮某預定地區”登陸,與此同時,大批部隊和裝備乘美國C-130運輸機在“朝鮮內陸”空降。在韓國SBS電視臺13日的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在設想的“朝鮮某登陸地點”,隨著美軍4.5萬噸級大型登陸艦出現在近海,韓美軍隊開始大規模搶灘作戰。韓美聯軍首先用艦炮清除障礙物,裝甲車則在煙霧掩護下開始強行登陸,各類攻擊直升機展開空中掩護。報道稱,美韓計劃持續演練如何進攻包括平壤在內的朝鮮內陸地區的核心要害地區。
除了派出核航母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外,韓聯社稱,美國還考慮出動能夠自如飛越朝鮮防空網,精確實施“斬首行動”的B-2隱形轟炸機,飛臨朝鮮半島空域。報道稱,美軍戰略武器紛紛抵近朝鮮極為罕見。韓軍有關人士表示,美國的戰略武器陸續到來,是對“朝鮮玩火”釋放出強有力的警告信號。
朝鮮宣稱要“解放首爾”
對于美韓的威脅,朝鮮也不甘示弱。朝中社12日稱,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當天發表聲明稱,將以先發制人的“解放首爾”作戰回應美韓演習。聲明稱,當前的嚴重事態使人民軍全體官兵的忍耐失去了最后的支撐點,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得到最高司令部授權,正式宣布采取以下軍事應對措施: 從此刻起,一旦發現敵人對朝鮮主權管轄下的神圣領土、領空、領海的侵略意圖,在有關兵力和手段開始行動之前,立刻從軍事上堅決壓制并消滅掉。朝鮮軍隊將以“解放首爾”等全域作戰和“朝鮮式超精密閃電奇襲”來回應敵人旨在“攻占平壤”的登陸訓練和“斬首作戰”。 朝鮮軍隊只等待摁下懲罰的發射鍵的那一刻。
對此,韓聯社引述韓軍聯合參謀本部的聲明稱,如果朝方不顧警告繼續挑釁,韓軍將立即應對,“朝鮮政權最高領導部將隨之破滅”。盡管韓方嘴上回應很高調,但對于朝鮮的威脅絲毫不敢大意。近兩天,朝鮮一艘潛艇突然在半島東部外海“失蹤”,立刻引發美韓高度關注。
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稱,失蹤的是一艘朝鮮“鮭魚”級潛艇,不僅被視為朝鮮的秘密武器,更被懷疑就是當年擊沉韓國“天安”艦的元兇,其突襲能力還曾吸引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自登艇視察。美國海軍學院網站引述不愿透露身份的美官員的分析稱,美軍一直在朝鮮東部海域監視這艘潛艇,直到它突然“消失”。美國連日派出軍機及艦艇全力尋找,暫時不能確定潛艇正在靜默漂流還是已經沉沒。
西方對朝鮮無法預測
“朝韓互相威脅升級會引發一場全面爆發的危機嗎?”美國廣播公司稱,外部無法真正地了解朝鮮的政權運作。很多人認為朝鮮年輕的領導人是不可預測的“瘋子”。但實際上,平壤在進行算計時非常謹慎。目前,朝鮮一方面對安理會的制裁和美韓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表達出極端的憤怒;另一方面,朝鮮也必須展現自己實力,顯示自己“盡管貧窮,但很驕傲”。在5月份召開10年一次的黨代表大會前,金正恩需要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正領導著一個強大的、蔑視對手的國家,絕不屈服于外部壓力。文章稱,首爾和華盛頓在理論上知道如何應對朝鮮的威脅,但危險在于他們無法控制的事情,比如出現偶發事故或誤判,這些可能性都會給朝鮮半島帶來真正的危機。
對于日趨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3日在參加富士電視臺的時政評論節目時稱,“朝鮮的領導人變成如今的領導人之后,對朝鮮情況的預測變得更加困難。朝鮮做出更進一步挑釁很有可能,必須要收拾事態”。岸田稱,日本將在5月份的G7峰會上邀請韓國總統樸槿惠參加,討論朝鮮問題。
中俄共同“反朝核,反薩德”
“中俄外長會晤:反朝核,反薩德”,“德國之聲”13日稱,中俄兩國外長11日在莫斯科舉行會談,呼吁朝鮮回到核談判上來。與此同時,中俄還批評了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計劃。
中國外交部網站刊登了王毅與俄外長拉夫羅夫共同會見記者的講話。王毅表示,中方提出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進程并行推進思路,首先表明中方不放棄談判的負責任態度。下一步,我們將把這一思路細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方案。中方呼吁,各方不應再相互叫號,努力防止局勢失控。
俄新社13日引述拉夫羅夫當天接受采訪時的話稱:“我們不需要新的核大國。我們應當捍衛所有國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但反對任何核野心和威脅。”
中俄在朝鮮問題上高度一致的立場在東亞引起議論。日本時事通訊社13日稱,中俄就朝鮮半島局勢顯示出同樣的看法并表明堅定的共同立場前所未有。雙方堅持“六方會談”和“反薩德”,是中俄在東北亞加速合作的開端。
韓國《國民日報》13日稱,朝鮮核試和射星后,東北亞局勢并沒有像韓國政府期待的那樣形成“美中俄日韓VS朝鮮”的局面,也沒有形成“中俄朝VS韓美日”的新冷戰格局,未來發展趨勢反而更可能是“韓美日-中俄-朝”的三角結構,關鍵是誰能把中俄一方拉向自己。評論稱,由于韓國政府執意推進“薩德”系統,使得中韓關系充滿不信任氣氛。
“誰是安理會制裁局面的最終贏家?”韓國《中央日報》以此為題刊登延世大學政治外交學教授文正仁的評論稱,最近中國的外交表現與以往被迫參與對朝制裁的做法很不一樣,也完全不同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出的強硬外交,令人看到“現實主義政治”的精髓。在韓國和美國執著于制裁的時候,是中國提出了將朝鮮無核化與半島和平體系掛鉤的解決方案。無論是美國國務卿克里,還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不得不異口同聲在公開場合談到與朝鮮進行和平談判的必要性。評論稱,目前在朝鮮半島政策方面,中國的表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從容有度。中國提出的方案是解決朝核問題的唯一現實途徑。除此之外,中國還為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的進程踩了剎車。回過頭看,由于過度執著于沒有剎車的制裁,韓國很可能會在微妙交換眼神的大國之間淪為“離群孤雁”。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