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工程(碼頭部分)全部完工。
碼頭岸線長1100米,新建三個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泊位,可滿足目前世界最大集裝箱船舶全天候同時靠泊作業,年通過能力可達300萬標準箱。
“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建設一共是3個泊位,1100米岸線,總共有12臺岸橋、42臺自動化軌道吊,76臺水平運輸設備。這個項目是2019年12月底開工,在今年1月17日,我們實現了1個泊位的聯調聯試。”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延輝告訴記者,目前C段碼頭正在進行實驗室和現場兩個環境下的整體測試,預計整個項目到今年年底能夠完成全部測試,正式投入運營。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港時提出,“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由此,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工程應運而生。
項目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2020年2月26日率先復工,成為天津港第一家復工的施工單位;2020年4月16日,項目沉樁施工正式開始;2020年11月15日,1號泊位正式交付;2021年1月17日,1號泊位聯調聯試正式啟動,全球首個20萬噸級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泊位誕生;6月15日,2號、3號泊位全部完工,標志著碼頭標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C段智能化碼頭打破傳統自動化碼頭限制,采用全球首創“無人集卡水平運輸”“堆場水平布置邊裝卸+單小車地面集中解鎖”自動化工藝模式、3D激光船型掃描,實現海側自動對位,陸側一鍵著箱,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該碼頭為全球首家5G全場景應用,集智能設備、智能操作、智能決策、智能管理為一體,打造生產管理全方位智能管控的“智慧碼頭”。
在智慧賦能下,該碼頭在注重“高科技”的同時,兼顧“低成本”,與傳統垂直布置端裝卸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模式相比,在作業效率持平的情況下,碼頭建設投入降低30%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5%。
最新獲悉,目前C段場地的全部設備及3個泊位3條船同時作業的場景模擬已經在實驗室環境下順利跑通。這意味著,整個C段碼頭“智慧大腦”系統已經實現功能驗證和通信驗證,為今后實物的聯調聯試及功能完善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天津港集裝箱傳統碼頭自動化改造升級的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使港區自動化作業形成規模化,技術水平不斷升級。對標世界一流港口,天津港綠色智慧樞紐港口建設全面加快。
碼頭建成后,將是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設成本最低、運營效率最優、綠色發展最佳的集裝箱碼頭,必將推動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來源:綜合自天津日報、天津港集團、中交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