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船舶制造板塊大漲,全球造船業第三次超級周期要來了?

    新造船需求進入量價齊升新周期,造船板塊相關股的股價節節攀升。

    9月9日開盤,東方財富船舶制造板塊大幅走高。截至收盤,亞星錨鏈(601890.SH)漲停,股價升至8.88元/股,創下近四年來新高;較年初的6.49元/股,上漲約36.83%。

    中國船舶(600150.SH)股價也觸及漲停,升至28.88元/股,為近兩年來的新高;較年初的17.69元/股,上漲約63.26%。

    此外,國瑞科技(300600.SZ)收盤上漲7.5%、中船科技(600072.SH)上漲5.18%、江龍船艇 (300589.SZ)上漲4.63%、中船防務(600685.SH)上漲3.28%、天海防務(300008.SZ)上漲3.09%。

    申銀萬國證券研報稱,全球造船需求可分成替換需求和新造船需求。按此前推算,造船業的替換需求上升,將拉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周期,替換需求拐點預計出現在2023年,并逐步上行至2038年。

    上述研報表示,受2020-2021年航運景氣度影響,以集裝箱船為代表的新造船需求大增,新船訂單量拐點提前至今年來臨。新造船定價也從周期底部的可變成本定價,轉變至供需定價,新造船需求已進入量價齊升周期。

    據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全球累計承接新造船訂單量為3239萬修正總噸(CGT),較去年同期的1221萬CGT,同比增長165.27%。

    修正總噸即補償總噸,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系數得出。

    新船訂單價格也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截至今年8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為145.8點,是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上升趨勢。這與2017年3月最低點的121.4相比,上漲約兩成。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報告稱,國際船舶市場具備周期性特點,影響其周期性的因素多且復雜,主要因素包括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船舶25年左右的更新與再投資周期等。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認為,全球新造船市場于2016年觸底,去年因遭遇疫情而短暫回調。目前世界船舶工業新一輪產業周期已經開啟。

    據韓國媒體《亞洲日報》近期報道,全球造船業曾經歷過兩輪超級周期。

    第一個超級周期是1965年-197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經濟快速增長,海運市場強勢增長拉動了新船需求。

    第二個超級周期是2003年至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8年。當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海上運輸貨物量大幅增加,疊加第一次超級周期時建造的船舶替換時間臨近,船舶訂單大幅增加。

    據《亞洲日報》報道,在第二輪超級周期時,全球新船訂單規模年均達6000萬CGT,約是現在的兩倍。

    該報道認為,全球造船業或出現第三次超級周期,但最終能否進入超級周期還有待觀察。因為目前雖然新造船價格正在持續上升,但距離上一輪超級周期中2008年8月的價格高點,仍有23.26%的差距。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