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控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經濟體呈現逐步復蘇趨勢,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影響,全球集裝箱物流供應鏈持續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內陸運輸遲滯等復雜局面的挑戰和沖擊,集裝箱航運市場供不應求,海運費價格持續高位波動。報告期內,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2,398.80點,與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長168.50%。
報告期內,中遠海控在防范化解新冠疫情風險、保障全體船岸員工生命健康、克服外界不利因素的同時,通過增運力、保供箱、優服務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運輸服務,整體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度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4.79億元,同比增長96.6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5.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50.97%。公司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下降33.18%,期末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末降低11.92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母公司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已歸正。
報告期內,公司旗下“中遠海運集運”與“東方海外貨柜”雙品牌船隊完成貨運量2044.71萬標準箱,同比增加8.03%。碼頭業務方面,公司旗下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9643.13萬標準箱,同比上升5.86%。
中遠海發前三季度業績顯著提升
10月29日晚間,中遠海發(601866.SH/02866.HK)披露2021年三季度報告。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49.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9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9.9億元,實現同比大幅增長138.5%,基本每股收益達人民幣0.3281元。
集成優勢謀篇布局 實現凈利潤顯著增長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貿易穩步復蘇,市場運輸需求呈現持續旺盛態勢,集裝箱運輸行業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航運產業鏈景氣度良好。中遠海運發展圍繞航運物流主業,把握市場契機,實現各板塊業務在廣度與深度上的不斷突破,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航運租賃業務和集裝箱租賃業務秉持“金融+產業”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全套的解決方案,踐行內外兼修,強化租造、租貿和租運協同,積極發展創新業務,優化集裝箱資產組合,充分發揮價值創造能力。集裝箱制造業務方面,全力以赴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提升產能利用率,取得良好投資回報的同時,踐行綠色造箱,維護造箱行業良好發展格局。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方面,有效利用租賃、保理、產業基金等組合服務優勢,拓展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服務,發展和完善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科技賦能航運金融。投資管理業務方面,致力于多種財務性和戰略性金融投資業務,圍繞航運物流主業,深耕產融結合,助推產業升級。
租賃板塊深耕產融結合,發揮產業鏈協同
公司持續深化產融結合,船隊規模不斷充實,截至9月底,公司訂造的16艘21萬噸散貨船已全部交付并出租予中遠海運散運;訂造的10艘多用途紙漿船已交付2艘并出租予中遠海運特運;同時,融資租賃業務規模穩步拓展,公司擁有液化天然氣、重吊船、油化船等各類型船舶90余艘,碼頭、碼頭設備及大交通類項目50余個。公司積極配合雙碳工作部署,研究在內河、沿海、遠洋使用電動船舶的可能性,拓展環保新船型的租賃業務。
公司集裝箱租賃業務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有效發揮“租造協同”優勢,把握市場機遇,充分發揮產業鏈經營的優勢和市場影響力,不斷豐富產品并提升服務,受益于集裝箱市場景氣度和自身突出優勢,實現了良好收益。
集裝箱制造板塊資產收購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升級再續華章
受全球經濟復蘇和集裝箱回流受阻雙重因素影響,集裝箱制造行業自2020年下半年起迎來市場契機,公司造箱板塊經濟效益持續攀升。公司乘勢而為,通過收購標的資產,進一步優化造箱產能布局,拓展多元化經營,提升科技含量,實現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9月24日,中遠海發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審核并獲得無條件通過。10月20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核發批文,該項資本運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本次交易將有助于公司完善集裝箱制造業務板塊的地理位置布局,增加產品種類,進一步整合產能與客戶資源,鞏固和提升行業競爭地位。同時,將通過募集配套資金,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保障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供應鏈金融服務及投資業務板塊聚焦產業金融 不斷突破
公司利用公司商業保理、小額貸款、產業基金、融資租賃、保險經紀等多渠道服務資質,通過與國內頂尖數據管理供應商合作,落實數字化轉型,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務線上平臺,努力實現與航運物流主業板塊的產融協同,增強客戶黏性和主業競爭力,優化現有客戶結構,進一步打造綜合供應鏈優勢。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業務板塊之間的相互協同、增值服務,努力探索通過智能數據管理,賦能航運物流主業及上下游客戶,助力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益。
構建發展新格局 打造卓越產業金融運營商
面對未來,全球經濟貿易逐步形成的新格局,公司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航運產業鏈協同優勢,行穩致遠,在航運金融特色領域實現新突破,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
中遠海能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2.88億元,同比減少30.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4.44億元,同比減少86.65%。
公司經營情況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活動逐漸回暖,石油需求逐步增加,特別是OPEC+自8月份逐步增加市場供給的決定,從石油供給端發出了積極信號。但受不明朗的區域經濟政治形勢與持續反復的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整體復蘇進程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壓抑,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消費約為9,833萬桶/日,環比第二季度上漲3.11%,同比2020年第三季度上升8.07%,但較2019年同期仍下跌2.35%。
2021年1~9月,油輪運力過剩的基本面以及快速上漲的燃油價格使油運市場整體承壓。VLCC船型中東-中國(TD3C)航線前三季度平均日收益-1,250美元/天,同比下跌約102%。第三季度,隨著煉廠檢修接近尾聲,運價呈現探底后逐漸抬頭的走勢。
從運輸需求端來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石油商業庫存加速去化,延緩了油輪運輸需求的復蘇進程;環保政策趨緊、成品油消費稅政策的出臺對國內石油進出口貿易帶來一定程度的抑制;OPEC+分月逐步縮減減產規模對于第三季度運輸需求的實質性改善作用輕微。從運力供給端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累計交付油輪199艘/2067萬載重噸,拆解油輪133艘/1032萬載重噸;截至三季度末,15年以上油輪占比約30%,在環保政策的催化下,老舊運力出清進程將加速,運力供給端的優化潛力有望為油運市場的基本面帶來改善。
為了積極應對市場低谷期,中遠海能采取了極端降速、擇機集中采購、優化船位布局、加強大客戶安全營銷等一系列降本增效和資金回收措施,前三季度,中遠海能外貿油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1億元,同比減少49.3%。
2021年1~9月,中遠海能內貿油運業務與LNG運輸業務提供了穩定且可觀的收益,發揮了對整體業績的支撐作用。前三季度,中遠海能內貿油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同比增長2.8%;LNG運輸業務貢獻歸母凈利潤5.1億元,同比增長1.7%。
2021年1~9月,中遠海能實現油輪運力投入575,484萬噸天,同比增加20.1%;運輸量(不含期租) 12,280萬噸,同比減少8.1%;運輸周轉量(不含期租)3,754億噸海里,同比減少9.4%;營業收入92.9億元,同比減少30.1%;營業成本82.3億元,同比減少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4億元,同比下降86.7%。
中遠海運港口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4.8%
2021年1~9月,受益于精益運營戰略成效和全球市場復蘇,中遠海運港口收入同比上升19.1%至8.6億美元;毛利同比上升33.1%至2.3億美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增加5.0%至2.6億美元,如果不計入去年同期的一次性項目,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44.8%。
2021年前三季度,中遠海運港口投資碼頭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5.9%至9,643萬標準箱,其中,公司控股碼頭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4.9%至 1,728萬標準箱。同時,中遠海運港口致力于繼續完善全球碼頭網絡布局,以更全面的服務滿足航運聯盟的需要,同時把握發展機會,強化全球碼頭網絡。7月,公司完成了有關收購Red Sea Gateway Terminal Company Limited 20%股權交易的交割,將加強在中東地區的碼頭網絡布局,為中遠海運港口帶來新的增長動力。9月,公司宣布收購在德國漢堡港經營Tollerort 集裝箱碼頭 (CTT碼頭) 的HHLA Container Terminal Tollerort GmbH 之35%股權,CTT碼頭是歐洲物流的重要樞紐,位置與水深等天然條件得天獨厚、腹地廣闊,發展潛力較大。CTT碼頭項目具有穩健向好的市場前景,預計將為公司帶來穩定收益,并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公司與船隊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展望未來,中遠海運港口將進一步在碼頭運營和管理中強化“單箱成本”概念,制定切實可行、目標明確、系統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力求創新營銷思路,加強公司整體營銷,積極引進各家船公司的箱量,提升碼頭的單箱收入,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99.HK)是全球領先的港口運營商,其碼頭組合遍布中國沿海五大港口群、東南亞、中東、歐洲、南美洲及地中海等。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37個港口運營及管理370個泊位,其中223個為集裝箱泊位,總年處理能力達約1.24億標準箱。中遠海運港口以“The Ports for ALL”為發展理念,致力在全球打造對用戶有意義的控股網絡,從而能夠提供成本、服務及協同等各方面具有聯動效應的整體網絡,并為航運上下游產業創造最大價值的共贏共享平臺,接通全球航線,成為“大家的港口”,是中遠海運港口的承諾和愿景。
中遠海特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大幅增長205.56%
10月29日,中遠海特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8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歸母凈利潤4.14億元,同比增長205.56%。
2021年以來,公司貫徹落實“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抓住航運市場回暖的機遇,扎實做好特種船運輸主業經營,積極推動數字化建設,拓展專業紙漿物流和項目物流領域的產業鏈經營,優化貨源結構,提升經營效益,公司業績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公司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22億、1.24億、2.67億元。
在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將繼續聚焦產業化經營、產業鏈經營、效益專精三大戰略主題,充分發揮船隊、技術、海外資源等優勢,持續做優做強航運業務,強化項目物流和紙漿物流產業鏈服務能力,滿足客戶對物流效率和供應鏈穩定的需求,推動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
海峽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9.06%
2021年第三季度,海峽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同比增長38.35%,實現凈利潤2,858萬元,同比下降-35.73%;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3億元,同比增長34.81%,實現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29.06%。
2021年前三季度,海峽股份大力推進港航一體化工作,不斷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同時,公司持續深化企業改革,優化組織機構,加強業務管控,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激發公司內生動力。
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港口和船舶信息化建設,利用港航協同優勢,切實為市場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優質服務,快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遠海科三季度凈利潤平穩增長
10月22日晚,中遠海科(002401.SZ)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
2021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7億元,同比增長19.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億元,同比下降18.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6.26%。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公司依托主業,持續推進產品化、平臺化、智能化業務轉型,突出打造航運管理平臺、智慧航運數據集成平臺、船舶岸電系統、高速公路收費軟件等市場化拳頭產品,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同時,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設服務向數字化創新賦能轉變,船視寶平臺、船貨易平臺、智慧公路云平臺等面向行業服務的基礎數字化平臺產品持續完善并探索商業化推廣,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交通航運行業深度融合,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運營平臺化”,全力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科技創新和數字化生態體系。
圍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科改示范行動”,公司本級及直屬單位經理層已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環境和機制,穩步集聚人才隊伍等創新要素,持續提升企業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展望未來,公司將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效兩輪驅動,堅定發展智慧航運、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緊抓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鏈協同,打造交通與航運科技創新和數字化產業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