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記者來到宜昌港枝江港區姚家港作業區水上洗艙站,兩艘洗艙躉船靜靜矗立在水面,兩條污水管廊從船身往陸地延伸,與污水處理區相連,整個工程接近完工。

“陸域、水域工程已全部完工,控制線和動力電纜正在接線,辦公樓也在加快裝修。”宜昌長航綠色航運環保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輝介紹,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作為長江干線首個智能化程度最高、洗艙品種最齊全的新建洗艙站,姚家港作業區水上洗艙站于2019年12月開工,分為碼頭、洗艙躉船和陸域污水處理工程三部分,總用地70畝、岸線343米,投資超3億元,主要用于清洗船舶液貨艙,可實現洗艙水規范化管理,防止洗艙水直排污染長江。
“船舶洗艙是長江危化品船只不可或缺的生產環節。”枝江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危化品船舶在更換貨種或進港檢修時必須洗艙,含有殘留危化品的污水必須經洗艙站處理。但長江上現有洗艙站數量有限,滿足不了長江航運快速發展的需求。

李曉輝表示,枝江洗艙站填補了長江中游化學品船舶洗艙的空白,可清洗包括苯類、醇類、酸類、堿類等多門類危化品,能同時滿足兩艘5000噸級船舶洗艙作業,洗艙能力達600艘次/年,污水處理量達500立方米/天,每年可接收處置化學品洗艙水及污染物15萬噸。
據了解,該項目啟動后,宜昌市發改委、枝江市政府和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成立了項目建設服務專班,開辟了綠色通道,多次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大力為企業紓困解難,積極協調解決問題。長航集團也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指揮長的項目建設指揮部,政企合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洗艙水通過管道從躉船輸送至陸域,經過預處理后,達到納管標準的水轉運至化工園區城西污水處理廠,洗艙污水全過程閉環管理,真正做到不向長江排放一滴污水。”李曉輝介紹道。
“洗艙站采取污水全自動化處理工藝、有毒氣體檢測、除臭和新風系統及無人值守巡檢系統等工業智能4.0標準建設,污水經處理后還可回用于船舶洗艙。”宜昌長航綠色航運環保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敏表示,洗艙站在年底完工后,可有效滿足長江宜昌段化學品船舶洗艙需求,助力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為長江大保護保駕護航。
來源:三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