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3日,江蘇科技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 “船載無人潛水器收放系統”項目,在東海海域進行規范化海上試驗。規范化海上試驗是國家科技部“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為檢驗海洋儀器設備研制成果,促進其海上應用的任務要求。海上試驗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宋波教授擔任組長,浙江大學黃豪彩教授、天津大學崔陳銘工程師擔任專家。項目負責人盧道華教授以及課題負責人、研究骨干與輔助人員共21人參加海試驗收。
本次海試依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要求的《海洋儀器設備海上試驗管理規范》《規范化海上試驗驗收/評估工作指導手冊》,以及由科技部項目責任專家、咨詢專家等評審通過的《船載無人潛水器收放系統海上試驗大綱》進行,對具有主動波浪補償的無人潛水器收放系統以及相應的配套收放對接裝置進行效果與功能指標測評。整個過程分為碼頭準備、碼頭聯調、海上測試、測評驗收四個階段,驗收專家嚴格按科技部規范化海試標準要求指導海試全過程,針對項目及各課題中有海試要求的功能指標進行分條目打分測評,對裝置的試驗方案、過程數據以及故障問題全程記錄與把控,保證了海上試驗的順利進行與測評工作的有效性。
“船載無人潛水器收放系統”項目重點研發了船載多自由度主動波浪補償門架吊放裝置、遙操作水下機械手、帶動力水中主動收放裝置、抓取式收放籠等多種新型裝備,這些新型裝置及其聯合收放方式為業界內首次創新與嘗試,可實現對海中各種無人潛水器裝置的高效收放,解決了在惡劣海況下無法回收的難題。本次海上試驗對其上述裝置進行了在舟山復雜多變海流情況下的布放與回收試驗,分別對自治式潛水器(AUV)、遙控式潛水器(ROV)、水下滑翔機(AUG)、自治遙控混合式潛水器(ARV)等四種無人潛水器,實施布放與回收,系統工作正常、過程可控。經海試專家測評與打分,以97.08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本次海上試驗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