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消息,近期海運市場火爆,集裝箱船需求強勁,中國臺灣省船廠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規劃4艘2800TEU集裝箱船自行建造案。該案經內部投資計劃效益評估討論,提送董事會核準后,將采用先建后租或伺機出售模式。預計于2024年第一季開始陸續完工。其系列船第一艘于2021年12月30日開工。
該批船舶滿足國際海事組織能源效率指標的最新節能標準。另外,該批舶取得美國船級社ABS SMART船級符號。
2021年,臺船結束5年虧損。
臺船董事長鄭文隆指出,公司去年因為公司承造的臺船環海全回旋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是以歐元計價,而去年年初歐元與臺幣兌換率自35元出頭跌到31.32元,公司出現5億多匯兌損失,全年獲利近千萬元,終結5年虧損。“環海翡翠輪”將在2022年年底交船,因建造工藝與安全規范高,難以獲利。他表示,臺船環海是臺船與比利時GeoSea合資成立,雙方持股各半,臺船僅比本GeoSea多象征性的一股,主要經營離岸
風電海事工程,由于比利時方要求很高,公司又首次建造該型船,估計會有虧損。
鄭文隆分析,匯率對公司影響太大,近期公司難以接造商船,主要是因日幣貶值,臺船除了鋼板是內部供應,主機、零件都靠國外供應,而過去一年鋼價上漲三成,造船成本難以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