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20峰會的日益臨近,杭州一項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舉措也相繼推出。其中,為了確保G20峰會期間全市水路交通安全,杭州交通港航部門正在全航區開展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簡稱AIS)的專項整治。整治對象為:航行于京杭運河杭州段的100總噸以上的所有船舶以及100總噸以下的液貨船和集裝箱船。未來,這些船舶將通過AIS系統,在實現自主導航的同時,可通過設定防撞安全距離實現自動識別避碰。
杭州乃至浙江水網密布,水運一直較為發達。據杭州交通港航部門介紹,由于疏忽瞭望、避讓行動不及造成的船舶碰撞事故,一直都是水上交通事故中的大頭。
城北的京杭大運河雅雀漾錨地,上船后可以見到“船舶避碰儀”——AIS設備:
AIS設備外表像一個車載導航儀,有IPAD大小,顯示屏上布滿了航行路線標志,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船相對于航道的位置,以及周圍船舶的位置和航向。
正在接受檢查的浙蕭山貨23686船戶胡金彪告訴筆者,AIS比原來使用的GPS功能要多,顯示屏也較大,顯示的圖像很清晰,能看見航道中自己船和別船的位置、方向和速度。
“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隨時通過船舶對講系統,跟周圍的船舶溝通,使我們開船更安全。”他說,“如果出現了緊急情況,也可以隨時向就近的船舶和岸臺求助。安裝好后也沒有使用費,節省了成本。”
據了解,AIS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后,船舶可以通過設置安全預警距離,來達到防撞報警的目的。
杭州市港航局一位工作人員說,防撞預警距離的設定可以按照水域的特點來設定,“比如說水域寬闊的錢塘江和航道相對較窄的運河,就可以設置不同的預警距離。一旦報警,就可以及時作出避碰反應,避免因人為的疏忽或是視線不清造成船舶碰撞。”
通過AIS,港航工作人員可以自始至終掌握每一艘船的名稱、噸位、載貨、目的地、當前位置及航向航速等全部信息和實時狀態,并可進行雙向溝通和指引,確保船舶航行安全。
AIS的實時導航功能也是該裝置的一大亮點。在水域比較寬闊、航道條件比較復雜,或是行進到不太熟悉的水域時,實時導航功能更能保障航行安全。
目前,港航部門正在杭州航區開展為期三個半月的AIS系統使用情況的專項整治,主要集中在船舶是否按配備要求安裝AIS,船員是否掌握AIS的使用、檢查和測試,AIS是否保持常開狀態,是否能在2分鐘內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等。
從檢查結果看,杭州內河航區船舶AIS配備率已達100%,但部分船舶存在未安裝或安裝不正確的情況,接下來將予以規范。
在規范使用的同時,杭州港航部門還將繼續加強AIS系統的基站建設。
截至目前,杭州航區已經在運河、錢塘江、余杭、蕭山、富陽、桐廬等水域建立了6個AIS基站。至今年底,全航區還將完成富春江船閘、錢江、蕭山、臨安、建德等水域的5個基站建設,讓信號可以增強、輻射到更廣的范圍。
來自浙江省交通運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