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游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但政策支持引導力度不夠,存在權屬分割等歷史遺留問題,投資顧慮高、招商引資難、項目推進慢、配套不完善等現象制約著工業旅游的潛力挖掘和可持續健康發展,應引起重視。”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寧全國政協委員何曉勇提交《關于活化工業遺產 促進工業旅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
近年來,國內外工業旅游迅速發展,涌現出德國魯爾區工業遺產旅游、粵中造船廠工業遺址公園、北京798創意產業園等成功案例,為工業遺產的保護和轉型提供了思路,逐漸成為工業遺產保護、改造和利用的重要途徑。
何曉勇委員以寧夏石嘴山市為例進一步介紹,作為國家“一五”時期布局建設的全國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和“三線”建設的重要布局點,石嘴山市生產出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爐鋼、第一度電,是寧夏工業的“搖籃”。轄區內20世紀50至70年代布局建設的煤炭、電力、鋼鐵、機械、有色金屬等工業企業遺存48處。近年來,借助寧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區機遇,石嘴山市將發展工業旅游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實施平汝線大武口火車站、寧夏工業紀念館、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大武口洗煤廠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等項目,構建石炭井工業文旅小鎮、大武口洗煤廠工業遺址公園、綠皮小火車“兩點一線”的工業旅游發展框架。2021年,石嘴山市接待游客78.9萬人次、旅游收入44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3%、274%。其中,工業旅游扮演著重要角色,為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探索出了新路子。
“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我國居民對文化旅游體驗需求不斷增長。”何曉勇委員建議,持續開展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支持石嘴山市等老工業城市申報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建設,打造工業旅游品牌項目。制定工業旅游發展資金獎補和項目建設等專項支持政策措施,支持工業遺產轉型升級,激勵社會資本參與老廠區、老礦區、老設施等工業遺產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促進工業旅游延鏈補鏈、蓬勃發展。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推動權屬分離等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支持地方政府通過回購等方式獲得閑置、利用率低的工業遺產所有權,實現屬地管理、轄區治理,全產業鏈綜合發展。
來源:華興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