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社交媒體上的一則視頻顯示,位于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曙光-機器設計”燃氣輪機科研生產聯合體遭到了火力打擊,一處廠房發生局部垮塌。
圖1:遭到打擊后的“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廠區 圖源:社交媒體視頻截圖
國有企業“曙光”1956年開始批量生產燃氣輪機,長期以來是蘇聯海軍艦艇燃氣輪機的主要生產單位。1985年-1991年間,“曙光”研制了蘇聯第四代燃氣輪機M80,1991年蘇聯解體時,失去了原定客戶的該型燃氣輪機仍未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在外國投資下研制得以完成,該機更為我們所熟知的另外名稱是UGT25000或者GT25000。
蘇聯解體后,在烏克蘭的“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曾一度仍與俄羅斯保持技術合作關系,2014年基輔暴亂發生前,“曙光”的M90F燃氣輪機和M7N1燃氣輪機機組(每個機組含2臺DS71巡航燃機和2臺DT59加速燃機)分別被俄羅斯采購用于裝備22350型護衛艦和11356型護衛艦。2014年后,新上任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下令禁止了俄烏軍事裝備合作,俄羅斯不得不重新研制國產M90FR燃氣輪機以保證22350型護衛艦后續艦的建造,而為俄海軍繼續建造11356R的計劃則被放棄。
圖2:俄羅斯海軍22350型護衛艦首艦“蘇聯海軍上將戈爾什科夫”號,該艦裝配的就是烏克蘭“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提供的M90F燃氣輪機(資料圖)
不過,對于俄羅斯出口軍艦裝配烏克蘭燃機,烏方則并未過多阻攔。早在1997年,俄羅斯就與印度簽訂合同,向印度出口11356型護衛艦,印度方面稱為“塔爾瓦”級護衛艦,至2013年已經交付了2批6艘。2019年,因俄烏軍事裝備合作關系破裂后未完工的兩艘俄軍自用型“布塔科夫海軍上將”號和“伊斯托明海軍上將”號則作為“塔爾瓦”級第三批轉售印度,由印度購買燃氣輪機,并將其轉交給俄羅斯揚塔爾造船廠完成建造,目前兩艦均已下水,預計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交付印度海軍。
2021年10月28日,印度海軍“塔爾瓦”級護衛艦“圖希爾”(梵語意為“盾牌”)號在俄波羅的海揚塔爾造船廠下水,該艦正是因俄烏軍事裝備合作破裂而一度停建的原俄海軍11356型“布塔科夫海軍上將”號
2021年,印度在果阿造船廠開工建造了國產化的第四批兩艘“塔爾瓦”級護衛艦,同年8月,印度與“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簽訂合同,為這兩艘國產軍艦采購兩套M7N1的升級版M7N2燃氣輪機機組。這兩套燃氣輪機機組分別原定于今年12月與2023年7月交付印度,但由于俄烏沖突中,作為燃機生產方的“曙光”受到打擊損毀,恐怕這兩艘軍艦將很難在印度海軍原計劃中的2026-2027年完工服役了。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