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為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建造的兆瓦級波浪能發電平臺開工。這標志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驗證項目”重要關鍵組成部分——兆瓦級波浪能發電平臺,正式進入建造階段。
前期,廣東電網公司牽頭,聯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哈爾濱工程大學、海南電網公司、南網科技公司等單位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獲及能量轉換、抗臺風錨泊及自保護、多級分層優化監控等關鍵核心技術,完成了發電平臺的詳細設計。
目前,發電平臺正式進入建造階段。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已基本完成平臺生產設計和生產資源的準備,制定詳細的生產建造計劃,朝著年內平臺下水開展試驗的目標全力推進。
發電平臺建成后,將投放至深遠海區域,通過充分“吸收”波浪,轉換為綠色電能,從而實現對海島的穩定供電。在滿負荷工況下,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每天可產生2.4萬度電,能夠為3500戶家庭提供綠色電力,相當于為遠海島礁增加了一個大型“移動充電寶”。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遠海域的波浪也能為海島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電能。
兆瓦級波浪能發電平臺是貫徹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實踐。作為一種依附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波浪能因其可再生性和綠色環保優點,已成為一種亟待開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波浪能不僅可以為遠海島礁提供清潔電力供應,實現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還可助力藍色經濟發展,支撐海洋觀測、海水淡化和水處理、海上制氫、深海養殖等應用發展。
該平臺按照中國船級社《海上移動平臺入級規范》(2020)設計建造。在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正式開工之后,將由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負責入級及法定檢驗,確保項目按照規范以及法規要求建造。
- 2023年10月16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