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船公司上半年依然大賺特賺

    近日,全球多家航運公司陸續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雖然今年上半年國際運價持續下滑,貨量也有小幅下降,但航運公司仍然賺得盆滿缽滿,馬士基、赫伯羅特等頭部航運公司更上調全年盈利預期。可以預見,盡管今年航運市場景氣度不如去年,盈利仍將是全年的主題。

    頂住運價下滑壓力,上半年依舊大賺

    8月3日,全球第二大航運公司馬士基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與過去幾個季度一樣,馬士基本季度繼續大賺特賺,單季營收216.5億美元,同比增長52%;利潤86億美元,同比增長131%,是馬士基連續15個季度實現利潤同比增長。



    全球第五大航運巨頭赫伯羅特7月28日發布的財報也顯示,該公司上半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攀升至10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42億美元相比,增長159.52%;息稅前利潤(EBIT)約為99億美元。今年二季度,赫伯羅特公司EBITDA達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5%,這一數據也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好的季度業績。

    此外,中遠海控上個月也公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增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人民幣647.16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76.18億元, 同比增長約74.45%。

    船公司業績持續增長,離不開運價的抬升和貨量的增加,但在今年上半年,不僅運價持續下降,全球供應鏈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也趨緩。據最新數據,因所有船型運價均下跌,波羅的海整體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三下跌86點,連續第8個交易日下跌,跌至6個月以來低點。

    馬士基財報中的數據也顯示,與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全球集裝箱貨量下降了2.3%,4月/5月全球空運貨量 (CTK) 下降了9.4%,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能源價格上漲導致通脹加劇,對消費者信心和增長預期造成壓力。馬士基發布警告稱,由于消費者信心減弱和供應鏈擁堵,今年全球海運集裝箱需求將放緩,港口與倉庫的庫存持續增加。

    今年5月中旬,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也表示,集裝箱航運市場在一季度觸頂,二季度市場已過最高峰,未來將走弱。赫伯羅特首席財務官Mark Frese當時也預測,第二季度狀況雖然將優于預期,但是仍略低于第一季,還暗示下半年獲利可能腰斬。

    長約協議托底,全年預期向好

    不過,盡管市場景氣度走低,船企仍然紛紛上調全年盈利預期。馬士基預計,2022年公司全年實際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370億美元,實際息稅前利潤為31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將超過240億美元。

    赫伯羅特也多次上調全年業績預期。今年3月,赫伯羅特計全年的EBITDA將在120億-140億美元之間。5月,赫伯羅特將預計數字推高至145億-165億美元。7月28日,該公司繼續將預期大幅上調至195億-215億美元,同比增長52%-68%。

    對比來看,2021年赫伯羅特的EBTIDA為128億美元。結合上半年109億美元的數據,赫伯羅特下半年EBTIDA將在86億-106億美元之間。

    船企有這樣的底氣,主要由于長期協議運價保持高位、歐美港口擁堵加劇、航運公司增加空白航班等因素的影響。

    以赫伯羅特為例,赫伯羅特今年第二季度業績優于第一季度,主要是因為歐洲線部分新長約于第二季度開始生效,美線是5月1日開始生效。相較于往年,今年的長約協議價格主要參考簽約之前的即期市場,因此長約協議價格比去年上半年高出不少,比如歐線一年期的合約價格同比增長或達200%-400%。

    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馬士基和中遠海控身上。馬士基在財報中指出,本季度燃料成本、航線網絡和集裝箱裝卸成本繼續增加,且貨量減少7.4%,部分抵消較高運價帶來的營收,即期運價已從峰值回落,但鑒于強勁的市場需求和持續的全球供應鏈擁堵,公司合同運價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而且,自去年底以來,達飛、馬士基等航運公司紛紛表態,會增加長約協議的比重,有消息稱馬士基71%的運單為長約協議,中遠海控的長約協議占比應該也不低,有分析認為可能超過60%。如此一來,即便即期市場運價下滑,長約協議仍然起到托底作用,維持船公司業績。

    另外,歐美港口擁堵加劇和航運公司增加空白航班,都使得整個市場的有效運力打折扣,運價下滑或因此放緩,甚至出現抬升。至少,目前航運運價依舊保持在高位。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