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發布,到2025年,全省氫能產業實現產值600億元,建成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與創新基地,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東北亞重要的氫能生產儲運基地和國內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先導區。
《規劃》提到,到2025年,燃料電池船舶等產業實現突破,全省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50艘以上,加氫站30座以上。
到2035年,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1500艘以上,加氫站500座以上。
《規劃》明確,近期(2021-2025年),重點發展內河、內湖和近海的燃料電池旅游船和公務船舶,推動船用燃料電池電堆、船用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船用燃料電池監控裝置、船用有機液體制氫裝置的研發與制造。遠期(2026-2035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港區作業船舶、漁船、客船和游艇等。
依托大連現有氫能技術、人才、政策、產業、應用基礎,積極推動港口機械、船舶等產業發展。
打造三十里堡氫能船舶產業集聚區,依托金普新區三十里堡船舶配套基礎,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旅游船、公務船、港區作業船、漁船、游艇、客船等船舶及關鍵零部件。
以燃料電池分布式供能系統、船舶等示范應用為基礎,推動氫能產業核心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的商業化應用路徑,打造遼寧省氫能產業示范應用中心。
積極推動船舶等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攻關船舶用兆瓦級模塊化燃料電池系統技術。
著力打造國內一流氫能產業創新平臺,大連海事大學燃料電池船舶動力實驗室將針對燃料電池動力船舶設計與動力穩定性等核心共性問題,開展燃料電池動力船舶設計開發及關鍵技術,船用燃料電池和儲能電池關鍵技術、船用氫能技術開發與運用技術研究,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燃料電池船舶動力研發基地。
發揮遼寧在船舶制造方面的基礎和優勢,以近海、內河的旅游船和公務船為試點,推進燃料電池船舶示范應用,并推動船用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遼寧省沿海周邊景點位置,積極創造條件開通燃料電池旅游船航線,開展燃料電池海上觀光船應用示范。在大連港、營口港、葫蘆島港附近劃定燃料電池智能公務船示范區,開展燃料電池公務船應用示范。
依托大連海事大學船舶測試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優勢,與中國船級社合作,建設燃料電池船舶及零部件綜合測試與技術服務平臺,開展燃料電池船舶主要指標與安全性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