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以及省、珠海市關于加快推進海洋經濟和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按照“產業第一”戰略發展導向,九洲控股集團攜手國內知名海工裝備科研機構,共同研發建造大型智慧生態型深遠海養殖工船。3月1日,該項目召開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
會議邀請了養殖、漁具、船舶設計、船廠建造、船級社、產業規劃等行業專家學者以及珠海市相關政府部門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專項評審。會議認為,項目建設符合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對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契合珠海市產業發展規劃,方案總體可行,項目風險可控。
九洲控股集團計劃首期投資8.3億元,建造1艘8萬方水體自然交換養殖工船和及1艘12萬方開式可控循環式養殖工船。養殖工船可憑借自身可游弋適漁的特點,打破漁業養殖受季節影響的限制,實現深遠海漁業養殖穩定高效率的工業化生產。同時,船體搭載先進的工業化養殖系統,具備飼料精準投喂、活魚自動轉艙、死魚水下回收、成魚無損集捕、飼料現場加工、水質智能感知、精益養殖管理等功能,如同在海上建立的一座超大型智能化養殖工廠。
首艘8萬方水體自然交換養殖工船,具備海上半潛養殖、漂浮動力定位、自主航行避臺、綠色能源供給功能特點,人員居住舒適、系統功能智能。該船養殖水體通過海水流動自然交換,養殖耗能小,可自主低速航行,遭遇臺風惡劣海況時可航行避臺。在船艏封閉結構保護下,養殖區域流場在航行期間也能始終保持適漁狀態。養殖水體8萬立方米,養殖產能達到3000-5000噸/年,等同于一個5000畝以上的池塘養殖場的魚產量,相當于50棟以上占地2000平方米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可以替代3000個以上的近岸“魚排”。
8萬方水體自然交換養殖工船
另一艘12萬方開式可控循環式養殖工船采用超大方形系數游弋式養殖工船專利船型,深度融合船舶設計與養殖生態技術,突破運輸船舶的傳統理念,優化船舶空間布局,養殖水體較同類船舶增加約50%。首創船載開式可控循環水養殖系統,養殖水艙自清潔及最佳適漁流場控制技術,構建最佳養殖生態。通過創建深遠海游弋式分級分艙循環精益養殖模式,預計每年可向全國市場供應高品質海產品約9000噸。
12萬方開式可控循環式養殖工船
未來3-5年,九洲控股集團計劃投入超50億元,大力發展涵蓋深遠海養殖工船、浮島漁旅融合、國家級海洋牧場等海洋新型產業,再建造6-8艘深遠海養殖系列工船,年產量有望突破60000噸以上,構建以“海洋運輸+海洋旅游+海洋漁業+海洋裝備”為核心的海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