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5-10 16:19 編輯

5月9日,由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中國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建造的50000噸級半潛打撈工程船“華洋龍”號從廣州南沙起航前往山東蓬萊,執行出廠以來的首航任務,運輸3件LNG模塊到俄羅斯薩貝塔港。
據廣州打撈局介紹,這是“華洋龍”號出廠后的第一個運輸任務。YAMALLNG是俄羅斯乃至全球迄今為止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

據悉,“華洋龍”號是目前國內最大載重噸位半潛打撈工程船,總長228.12米,型寬43.00米, 型深13.50米,載重52500噸,最大下潛27.0米,甲板載荷27.5噸/平方米,最大線載荷達66噸/平方米,最大點載荷達550噸,浮托法安裝1.8萬噸,尾部上貨2.5萬噸。
由中船集團第708所自主研發設計,是一艘電力驅動、具備DP2定位能力,可在無限航區航行作業的自航半潛打撈工程船,主要用于大型船舶應急搶險打撈,破損船舶裝載調遣,水上遇險的各類軍事/民用船舶、器材、航空航天器等的搶險打撈和防止海上油污染,同時兼顧海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采所需大型海上裝備的裝載運輸,大型上部模塊的浮托法安裝等。
南方日報曾報道,“華洋龍”號具備27米的下潛能力,擁有超強的載重能力,整體打撈沉沒船舶的能力可覆蓋載重量為8萬噸以下的全部運輸船,主要包括了巴拿馬型散貨船、巴拿馬型油船、阿法拉型油船、第一至第五代集裝箱船。

“華洋龍”號上配備了4臺5760kW主柴油發電機組和1臺1200kW輔助柴油發電機組作為主電站,配備功率管理系統PMS,還有一臺應急柴油發電機組,確保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由于打撈救助中經常需要救助船輾轉騰挪,設計時在“華洋龍”號船尾部配備了3臺4500kW緊湊型吊艙全回轉推進器,提供推力,調整方向,還在艏部配備了3臺2750kW隧道式側推器。通過側推器調整船舶位置,能讓“華洋龍”在打撈時靈活起來。

廣州打打撈局一行人曾參觀還在建的“華洋龍”號
那么,如此“高配”的“華洋龍”號是如何在海上實現短時間快速下潛和起浮的呢?據介紹,主要是采用空氣壓排載和泵壓排載相結合的混合調載形式,充分利用空氣壓排載系統的迅速高效和泵壓載系統穩定、可靠、易于控制相結合的特點,進而實現快速下潛和起浮的目的。
“華洋龍”號上安裝了泵壓載系統和空氣壓載系統。其中,艏部泵壓載系統包含2臺2200立方米/小時的壓載水泵,用于對位于艏部主甲板以上19000立方米的壓載艙進行注水和排出;艉部泵壓載系統包含2臺400立方米/小時的壓載泵兼艙底泵,對艉浮箱及部分艉壓載艙進行注入和排出,對應壓載艙容積4500立方米。
另外,空氣壓載系統還配備了4臺6750立方米/小時的排壓載水空壓機,通過4套排載空氣總管,分別對應前、后、左、右容積為85000立方米的壓載艙。壓載時,壓載水靠重力自流流入壓載艙,同時可使用排壓載空壓機抽除壓載艙內空氣,加快壓載速度;排載時靠空氣壓力將主船體內的壓載水排出。
“華洋龍”號通過壓載系統循環處理用水,壓載系統通過壓載水處理裝置專用的200立方米海水泵從壓載艙內取水,把水泵送至壓載水處理裝置處理,處理之后的壓載水再返回相應的壓載艙或其他壓載艙,實現水資源循環無污染排放。
“華洋龍”號于2014年4月開工,去年11月28日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