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盤點我國深海潛水器演變歷程

    深海是國際海洋科學技術的熱點領域,也是人類解決資源短缺、拓展生存發展空間的戰略必爭之地。無論是探索深海科學奧秘,還是開發海洋戰略資源,都離不開海洋高技術的支撐。近幾年,在國家海洋局的組織安排下,中國大洋協會、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等科研機構聯合完成了多項深海潛水器的開發與研制。


    7000米級載人深潛器“蛟龍號”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制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2012年7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這意味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蛟龍”號是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據介紹,已經沒有任何關鍵的進口部件或設備會影響到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今后的應用。從部件數量比例而言,“蛟龍號”目前的國產化率已達到58.6%。“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成功,提升了我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了中國海洋科技界走向深海的信心。

    4500米級無人潛水器“海馬號”






    “海馬號”無人潛水器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臺4500米級深海無人遙控潛水器作業系統。2014年2月20日至4月22日,“海馬號”搭乘“海洋六號”綜合科學考查船,分三個航段在南海進行海上試驗,并通過國家863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的驗收。

    在3個階段的海試中,“海馬號”共完成17次下潛,3次到達南海中央海盆底部進行作業試驗,最大下潛深度4502米。據介紹,“海馬號”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研發的下潛深度最大、國產化率最高的無人遙控潛水器系統,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國產化。

    此次海試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大深度無人遙控潛水器的各項關鍵技術,并在關鍵技術國產化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是我國深海高技術領域繼“蛟龍號”之后又一標志性成果。

    3500米級“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






    “海龍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水下機器人,高約3.8米,長寬均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國目前僅有的能在3 500米水深、海底高溫和復雜地形的特殊環境下開展海洋調查和作業的最高精技術裝備,它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目前我國下潛深度最大、功能最強的無人遙控潛水器,簡稱ROV。

    2010年11月16日,正在南沙海域作業區進行海試的3500米級“海龍號”ROV(無人纜控潛水器)被順利回收至“大洋一號”科考船甲板上,這標志著完成實用性改造后的3500米級“海龍”號ROV海試成功。

    “海龍號”除了在潛水深度上的優勢之外,還在國際上首次采用了一些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包括虛擬控制系統和動力定位系統。其靈活性也是國內其他潛水器難以企及的,可以在水下游動,進行移位勘探,為海洋科考提供豐富而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來源:中國海事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