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一千種死法——論船企倒閉原因

    今年開始,隨著船舶、航運市場的形勢空前嚴峻和油價的一次次下跌,行業形勢也隨之跌入谷底,不少船企紛紛倒閉,所以對于“XX公司破產清算”、“XX公司堵門事件”類似的標題和字眼,船友們早已習以為常。好多人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何在,下面小弟就發表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如有紕漏,望船友們包涵。

    1.船東棄船、延期交船帶來的資金鏈的斷裂

           隨著全球經濟減速,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速放緩,隨之全球航運業也陷入低谷。由于需求疲軟、運力過剩、運價競爭激烈,當前航運公司能做的就是丟棄貨輪,據統計去年已經有85艘貨輪被棄用,這個數字今年可能會更大。這樣就不難理解了,隨著航運業的不景氣,隨之而來的就是訂單少,之前下單的航運公司也會選擇棄船或者與船廠協商延期交船。

          首先說棄船,由于近幾年船舶市場一直處于低谷,船東定船的預付款僅為20%左右(2003-2008年船市火的時候這個比例一般都超過50%),隨著船舶的建造,過了棄船期時船東迫于壓力可能會選擇棄船,船廠即使提出仲裁可能也只能得到相對較少的賠償。眾所周知,船舶與大多數制造業產品不同,它建造周期長,成本相對較高,棄船將給船廠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是滅頂之災,船廠已經投了很多成本在項目上,棄船意味著預付款和仲裁的補償金抵不了船廠的成本支出,船廠只能選擇終止項目或者完成快要完工的項目后低價售出,但目前的市場低價售出談何容易。

          至于船東方要求的延期交船,也會給船廠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船舶一般都有自己的建造周期和成本預算(相對的決定船舶價格),延期交船帶來的就是成本的提高。延長的這個周期船廠的人員、配套、設備等等還會在項目上(本來完成項目后他們可以投入到新的項目),由此帶來的就是成本的不斷增加,如果船東無限期不接船,成本將無限期增高,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不管是棄船還是延期交船,都會對船廠的運營產生巨大影響,一些資金不夠雄厚的公司就會產生資金鏈斷裂,資金鏈斷裂不能及時得到補充,離死也就不遠了。

    2.自身的管理弊病

         由于之前的船市“黃金期”,很多船廠都迅速擴張,無論是從人員還是配套(設備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前訂單多,船舶的價格相對較高,在滿足一定交船量的情況下船廠可以承受迅速擴張帶來的資金和成本壓力,但隨著航運業的不景氣,訂單銳減,船價“跳水”等因素的影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顯得尤其苦難。不得不提,很多公司并非所有人在管理,而是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他們從本質上也是打工的,很多關乎公司命運的決策的依據并不一定與降低成本掛鉤,結果也不難想象。

    3.國家政策

        由于全球經濟的減速和制造業的疲軟,我們國家近兩年對于制造業,特別是重工業的政策是降本增效,淘汰落后產能,隨之帶來的就是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對于經營不善的船舶企業會選擇任其“自生自滅”,大環境如此,大趨勢如此,誰也救不了你。

    以上是小弟一些淺薄的分析,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也請船友們發表自己的看法,歡迎跟帖,歡迎批評指正!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